《賈逵》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賈逵》人物故事小傳
賈逵(公元30—101年),字景伯,漢扶風平陵(今陜西鳳翔)人。少傳父業,研誦《左傳》及《五經》,同時也通《谷梁傳》。章帝時入講白虎觀、云臺。和帝即位,官拜左中郎將、侍中、兼領秘書近署。為漢代著名經學家。曾附會文致,說圖讖所說劉氏是堯的后裔,從而為其學說贏得了統治者的信任,其本人也因此得官。
[正 史]
賈逵字景伯,扶風平陵人也。九世祖誼,文帝時為梁王太傅。曾祖父光,為常山太守,宣帝時以吏二千石自洛陽徙焉。父徽,從劉歆受《左氏春秋》,兼習《國語》、《周官》。又受《古文尚書》于涂惲,學《毛詩》于謝曼卿,作《左氏條例》二十一篇。
逵悉傳父業,弱冠能誦《左氏傳》及《五經》本文,以《大夏侯尚書》教授,雖為古學,兼通五家《谷梁》之說。自為兒童,常在太學,不通人間事。身長八尺二寸,諸儒為之語曰:“問事不休賈長頭”。性愷悌,多智思,俶儻有大節。尤明《左氏傳》、《國語》,為之《解詁》五十一篇,永平中,上疏獻之。顯宗重其書,寫藏秘館。
時有神雀集宮殿官府,冠羽有五彩色,帝異之,以問臨邑侯劉復,復不能對。薦逵博物多識,帝乃召見逵,問之。對曰:“昔武王終父之業,鸑鷟①在岐,宣帝威懷戎狄②,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征也③。”帝敕蘭臺④給筆札,使作《神雀頌》,拜為郎,與班固并校秘書⑤,應對左右。
肅宗立,降意儒術,特⑥好《古文尚書》、《左氏傳》。建初元年,詔逵入講北宮白虎觀、南宮云臺。帝善逵說,使出《左氏傳》大義長于二傳者。逵于是具條奏之曰:
臣謹擿出《左氏》三十事尤著明者,斯皆君臣之正義,父子之紀綱。其余同《公羊》者什有七八,或文簡小異,無害大體。至如祭仲、紀季、伍子胥、叔術之屬,《左氏》義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權變,其相殊絕,固以甚遠,而冤抑積久⑦,莫肯分明。
臣以永平中上言《左氏》與圖讖合者,先帝不遺芻蕘⑧,省納臣言,寫其傳詁,藏之秘書。建平中,侍中劉歆欲立《左氏》,不先暴⑨論大義,而輕移太常,恃其義長,詆挫諸儒,諸儒內懷不服,相與排之。孝哀皇帝重逆眾心,故出歆為河內太守。從是攻擊《左氏》,遂為重仇。至光武皇帝,奮獨見之明,興立《左氏》、《谷梁》,會二家先師不曉圖讖,故令中道而廢。凡所以存先王之道者,要在安上理民也。今《左氏》崇君父,卑臣子,強干弱枝,勸善戒惡,至明至切,至直至順。且三代異物⑩,損益隨時,故先帝博觀異家,各有所采。《易》有施、孟,復立梁丘,《尚書》歐陽,復有大小夏侯,今三傳之異亦猶是也。又《五經》家皆無以證圖讖明劉氏為堯后者,而《左氏》獨有明文。《五經》家皆言顓頊代黃帝,而堯不得為火德。《左氏》以為少昊代黃帝,即圖讖所謂帝宣也。如令堯不得為火,則漢不得為赤。其所發明,補益實多。
陛下通天然之明(11),建大圣之本,改元正歷,垂萬世則,是以麟鳳百數,嘉瑞雜沓。猶朝夕恪勤,游情《六藝》,研機綜微(12),靡不審核。若復留意廢學,以廣圣見,庶幾無所遺失矣。
書奏,帝嘉之,賜布五百匹,衣一襲,令逵自選《公羊》嚴、顏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與簡紙經傳各一通(13)。
逵母常有疾,帝欲加賜,以校書例多,特以錢二十萬,使潁陽侯馬防與之。謂防曰:“賈逵母病,此子無人事于外,屢空則從孤竹之子于首陽山矣。”
逵數為帝言《古文尚書》與經傳《爾雅》詁訓相應,詔令撰歐陽、大小夏侯《尚書古文》同異。逵集為三卷,帝善之。復令撰《齊》、《魯》、《韓詩》與《毛詩》異同,并作《周官解故》。遷逵為衛士令。八年,乃詔諸儒各選高才生,受《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由是四經遂行于世。皆拜逵所選弟子及門生為千乘王國郎,朝夕受業黃門署,學者皆欣欣羨慕焉。
和帝即位,永元三年,以逵為左中郎將。八年,復為侍中,領騎都尉。內備帷幄,兼領秘書近署,甚見信用。
逵薦東萊司馬均、陳國汝郁,帝即征之,并蒙優禮。均字少賓,安貧好學,隱居教授,不應辟命。信誠行乎州里,鄉人有所計爭,輒令祝(14)少賓,不直者終無敢言。位至侍中,以老病乞身,帝賜以大夫祿,歸鄉里。郁字叔異,性仁孝,及親歿,遂隱處山澤。后累遷為魯相,以德教化,百姓稱之,流人歸者八九千戶。
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余萬言,又作詩、頌、誄、書、連珠、酒令凡九篇,學者宗之,后世稱為通儒。然不修小節,當世以此頗譏焉,故不至大官。永元十三年卒,時年七十二。朝廷愍惜,除兩子為太子舍人。
論曰:鄭、賈之學,行乎數百年中,遂為諸儒宗,亦徒有以焉爾(15)。桓譚以不善讖流亡,鄭興以遜辭僅免,賈逵能附會文致,最差貴顯(16)。世主以此論學,悲矣哉!
《后漢書·賈逵傳》卷六六
〔注 釋〕
①鸑鷟:鳳凰。②威懷戎狄:威德使戎狄懷服。③胡降之征:胡人投降的征兆。④蘭臺:漢代宮內藏書之所。⑤秘書:秘閣之書。⑥特:尤其。⑦冤抑積久:蒙冤遭壓抑有很長時間了。⑧不遺芻蕘:不遺棄我這個山野村夫。芻蕘,割草打柴的人。⑨暴:顯露。⑩三代異物:三代事情有所不同。(11)通天然之明:有天然生就的聰明。(12)研機綜微:研究細致入微。機,通“幾”,細微。綜,總聚。(13)簡:竹簡;通:份。(14)祝:通“咒”,誓言。(15)徒:空;有以焉爾:有此學問罷了。(16)最差貴顯:算是最為顯貴。
〔相關史料〕
章帝時以賈逵為通儒,時人語曰:“問事不休賈長頭。”
應劭《風俗通義佚文》
上一篇:《賀知章》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賀知章》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趙綽》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趙綽》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