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問路·張璁溜須得勢
正德十六年(1521),明武宗朱厚照(即正德皇帝)駕崩,無嗣。遺詔讓他兄弟興獻王的兒子朱厚熜繼承皇位。朱厚熜繼位后想尊封自己的父母,以楊廷和為首的大臣極力阻止。因而引起歷史上有名的“大禮儀之爭”。朱厚熜推崇其父親為“興獻皇帝”,母親為“興獻皇后”,三次廷議,結果三次都遭到大臣們的反對。當時小小的觀政進士張璁,感到嘉靖皇帝朱厚熜可能是下決心要推崇他的父母,現在正是投其所好的機會,趕緊上疏。疏中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吹捧朱厚熜要推崇父母是大孝,鼓勵支持朱厚熜。朱厚熜當時正與大臣們僵持不下,得到張璁的支持,自然十分高興,說,此論一出,就可成全我父子了。發下手敕說:“你們看,張璁的奏章才是遵古訓,據古禮,你們怎么能阻止我呢?”要大臣們再議。張璁看到自己的上疏得到世宗的贊揚,便于這年十月,又呈上《大禮議問》,除了用問答形式猛烈批駁楊廷和等人的觀點外,還挑撥朱厚熜說:定大禮是皇上的事,大臣們有什么資格干預呢?皇上您獨斷就行。這樣一來,就迫使大臣們在大禮儀問題上不得不做些讓步。由于張璁之議實在太不得人心,被逐出京師,到南京任刑部主事。世宗(即嘉靖皇帝)也沒辦法。張璁被逐到南京后,由于摸準了世宗的真實思想,所以不甘失敗,便聯絡南京刑部尚書桂萼、兵部尚書席書等人日夜謀劃,等待時機。嘉靖三年(1524),朝中重臣也就是原來反對世宗尊封父母的楊廷和、毛登等人相繼去職,桂萼便乘機上書,請皇上上考獻皇。本來已漸漸平息的大禮儀也被挑起,世宗把張璁、桂萼等人調到北京,張璁為翰林院學士,唆使世宗對反對他尊親的大臣嚴厲打擊。于是,翰林院一百八十多人被杖打,其中十七人被當場打死。嘉靖三年(1524)七月,世宗最終在張璁等人支持下如愿以償,正式封尊皇考恭穆獻皇帝,張璁則一步步高升,終于位極人臣,成為首輔大學士。(《明史·張璁傳》)
上一篇:出奇制勝·張弘范崖山大敗宋舟師
下一篇:投石問路·張良受黃石公《太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