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懷帝司馬熾》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晉懷帝司馬熾》人物故事小傳
晉懷帝司馬熾,字豐度,武帝第25子。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生,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卒,終年30歲。
司馬熾初封豫章郡王,八王之亂時,他閉門讀史,諸王封他諸多職位,均未出任。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十二月立為皇太子,惠帝被毒死后,司馬越擁立他為帝,時年23歲。
懷帝自幼飽學,登基后頗欲改變惠帝時的混亂政局,但朝中司馬越作主,懷帝空壯一腔大志。他即位次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市)稱漢帝,威脅西晉政權。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劉曜攻破洛陽,抓獲懷帝,囚押于端門,后解至平陽,封為會稽郡公。永嘉七年(公元313年)正月,劉聰在宴會上折辱懷帝,會其青衣行酒,晉舊臣悲憤號哭。不久,懷帝及被俘諸臣盡為劉聰殺害,史稱“永嘉之亂”。
懷帝謚曰孝懷皇帝。
〔正史〕
孝懷皇帝諱熾,字豐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太熙元年,封豫章郡王。屬惠帝之時,宗室構禍①,帝沖素②自守,門絕賓游,不交世事,專玩史籍,有譽于時。初拜散騎常侍,及趙王倫篡,見收。倫敗,為射聲校尉。累遷本騎大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未亡鎮。
永興元年,改授鎮北大將軍、都督鄴城守諸軍事。十二月丁亥,立為皇太弟。帝以清河王覃本太子也,懼不敢當。(略)
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孝惠帝崩。羊皇后以于太弟為嫂,不得為太后,催清河王覃入,已至尚書閣,侍中華混等急召太弟。癸酉,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羊氏為惠皇后,居弘訓宮,追尊所生太妃王氏為皇太后,立妃梁氏為皇后。(略)
永嘉元年十二月戊寅,并州人田蘭、薄盛等斬汲桑于樂陵。甲午,以前太傅劉寔為太尉。庚子,以光祿大夫、延陵公高光為尚書令。東海王越矯詔囚清河王覃于金墉城。癸卯,越自為丞相。以撫軍將軍茍晞為征東大將軍。(略)
二年二月辛卯,清河王覃為東海王越所害。庚子,石勒寇常山,安北將軍王浚討破之。(略)
冬十月甲戌,劉元海僭帝號于平陽,仍稱漢。(略)
三年三月戊申,征南大將軍、高密王簡薨。以尚書左仆射山簡為征南將軍、都督荊湘交廣等四州諸軍事,司隸校尉劉暾為尚書左仆射。丁巳,東海王越歸京師。乙丑,勒兵③入宮,于帝側收近臣中書令繆播、帝舅王延等十余人,并害之。丙寅,曲赦河南郡。丁卯,太尉劉寔請老,以司徒王衍為太尉。東海王越領司徒。劉元海寇黎陽,遣車騎將軍王堪擊之,王師敗績于延津,死者三萬余人。(略)
四年冬十月,壬寅,石勒圍倉垣,陳留內史王贊擊敗之,勒走河北。壬子,以驃騎將軍王浚為司空,平北將軍劉琨為平北大將軍。京師饑。東海王越羽檄征天下兵。帝謂使者曰:“為我語諸鎮,若今日,尚可救,后則無逮④矣。”時莫有至者。石勒陷襄城,太守崔曠遇害,遂至宛。王浚遣鮮卑文鴦帥騎救之,勒退??S智矂e將王申始討勒于汶石津⑤,大破之。十一月甲戌,東海王越帥眾出許昌,以行臺自隨。宮省無復守衛,荒饉日甚,殿內死人交橫,府寺營署并掘塹自守,盜賊公行,枹鼓之音不絕。越軍次項,自領豫州牧,以太尉王衍為軍司。丁丑,流氐隗伯等襲宜都,太守嵇晞奔建鄴。王申始攻劉曜、王彌于瓶壘,破之。鎮東將軍周馥表迎大駕遷都壽陽。越使裴碩討馥,為馥所敗,走保東城,請救于瑯邪王睿。襄陽大疫,死者三千余人。(略)五年春正月,帝密詔茍晞討東海王越。壬申,為曹嶷所破。乙未,越遣從事中郎將楊瑁、徐州刺史裴盾共擊晞。癸酉,勒入江夏,太守楊珉奔走武昌。乙亥,李雄攻陷涪城,梓潼太守譙登遇害。湘江流人杜弢據長沙反。戊寅,安東將軍、瑯邪王睿使將軍甘卓攻鎮東將軍周馥于壽春,馥眾潰。(略)三月戊午,詔下東海王越罪狀,告方鎮討之。以征東大將軍茍晞為大將軍。丙子,東海王越薨。(略)大將軍茍晞表遷都倉垣,帝將從之,諸大臣畏滔,不敢奉詔,且宮中及黃門戀資財,不欲出。至是饑甚,人相食,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帝召群臣會議,將行而警衛不備。帝撫手嘆曰:“如何曾無車輿!”乃使司徒傅祗出詣河陰,修理舟楫,為水行之備,朝士數十人導從。帝步出西掖門,至銅駝街,為盜所掠,不得進而還。(略)丁酉,劉曜、王彌入京師。帝開華林園門,出河陰藕池,欲幸長安,為曜等所追及。曜等遂焚燒宮廟,逼辱妃后(略)百官士庶死者三萬余人。帝蒙塵于平陽,劉聰以帝為會稽公。(略)七年春正月,劉聰大會,使帝著青衣行酒。侍中庾珉號哭,聰惡之。丁未,帝遇弒,崩于平陽,時年三十。帝初誕,有嘉禾生于豫章之南昌。先是望氣者云“豫章有天子氣”,其后竟以豫章王為皇太弟。在東宮,恂恂謙損,接引朝士,講論書籍。及即位,始遵舊制,臨太極殿,使尚書郎讀時令,又于東堂聽政。至于宴會,輒與群官論眾務,考經籍。黃門侍郎傅宣嘆曰:“今日復見武帝之世矣!”秘書監荀崧又常謂人曰:“懷帝天姿清劭,少著英猷⑥,若遭承平,足為守文佳主。而繼惠帝擾亂之后(略)而有流亡之禍?!?p>
《晉書·孝懷帝紀》
[注釋]
①構禍:制造爭端。②沖素:平時。③勒兵:率領軍隊。④無逮:無法補救。⑤津:渡口。⑥英猷:英明的計劃。
[相關史料]
漢主聰封帝為會稽郡公,加儀同三司。聰從容謂帝曰:“卿昔為豫章王,朕與王武子造卿,武子稱朕於卿,卿言聞其名久矣,贈朕柘弓銀研;卿頗記否?”帝曰:“臣安敢忘之!但恨爾曰不早識龍顏!”聰曰:“卿家骨肉何相殘如此?”帝曰:“大漢將應天受命,故為陛下自相驅除,此殆天意,非人事也!且臣家若能奉武皇帝之業,九族敦睦,陛下何由得之!”聰喜,以小劉貴人妻帝,曰:“此名公之孫也,卿善遇之?!?p>
《資治通鑒·晉紀·懷帝》
上一篇:《晉廢帝(海西公)司馬奕》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晉廢帝(海西公)司馬奕》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晉穆帝皇后何法倪》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晉穆帝皇后何法倪》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