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元好問》人物故事小傳
元好問(公元1190—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金秀容(今山西忻縣)人。興定進(jìn)士。曾任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fù)聲望。仿杜甫《戲?yàn)榱^句》作《論詩絕句三十首》,注重風(fēng)骨格調(diào),反對雕琢綺靡,崇尚淳真自然。所作多傷時(shí)感事。也能詞,兼有婉約、豪放兩種風(fēng)格。曾編金代詩文總集《中州集》和《中州樂府》。又有《元遺山先生全集》傳世。
〔正 史〕
好問字裕之。七歲能詩。年十有四,從陵川郝晉卿學(xué),不事舉業(yè),淹貫經(jīng)傳百家,六年而業(yè)成。下太行,渡大河,為《箕山》、《琴臺》等詩,禮部趙秉文見之,以為近代無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師。
中興定五年第,歷內(nèi)鄉(xiāng)令。正大中,為南陽令。天興初,擢尚書省掾,頃之,除左司都事,轉(zhuǎn)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
為文有繩尺,備眾體。其詩奇崛而絕雕劌①,巧縟而謝②綺麗。五言高古沈郁。七言樂府不用古題,特出新意。歌謠慷慨挾幽、并之氣。其長短句,揄揚(yáng)新聲,以寫恩怨者又?jǐn)?shù)百篇。兵后,故老皆盡,好問蔚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銘志盡趨其門。其所著文章詩若干卷、《杜詩學(xué)》一卷、《東坡詩雅》三卷、《錦機(jī)》一卷、《詩文自警》十卷。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國亡史作,己所當(dāng)任。時(shí)金國實(shí)錄在順天張萬戶家,乃言于張,愿為撰述,既而為樂夔所沮而止。好問曰:“不可令一代之跡泯而不傳。”乃構(gòu)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遺言往行,采摭所聞,有所得輒以寸紙細(xì)字為記錄,至百余萬言。今所傳有《中州集》及《壬辰雜編》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纂修《金史》,多本其所云。
《金史·元好問傳》卷一二六
〔注 釋〕
①劌:雕琢。②巧縟:精巧美飾;謝:辭絕,去掉。
〔相關(guān)史料〕
元裕之、李長源同鄉(xiāng)里,各有詩名。由其不相下,頗不相咸①。李好憤怒,元嘗云:“長源有憤擊經(jīng)。”元好滑稽,李輒以詩譏罵,元亦無如之何。元嘗權(quán)②國史院編修官,時(shí)末帝召故駙馬都尉仆散阿海女子入宮,俄以人言其罪,又蒙放出。元因賦《金谷怨》樂府詩,李見之,作《代金谷佳人答》一篇以拒焉,一時(shí)士人傳以為笑談。
劉祁《歸潛志》卷九
〔注 釋〕
①咸:和。②權(quán):暫代官職。
上一篇:《元世祖皇后察必》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元世祖皇后察必》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元定宗孛兒只斤貴由》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元定宗孛兒只斤貴由》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