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覽》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侯覽》人物故事小傳
侯覽(公元?—172年),山陽防東(今山東單縣東北)人,東漢桓帝時期宦官。桓帝初任中常侍。恃勢貪放,賄賂公行。延熹年間,封關內侯。參預誅滅外戚梁冀有功,進封高鄉侯。后任長樂太仆。在職期間,專橫跋扈,胡作非為,奪人田宅,私修宮苑,掘人墳墓,掠民妻女。誣陷督郵張儉與長樂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結為朋黨,造成歷史上有名的黨錮之禍,先后被殺及流放者多達300余人,被囚禁者六、七百人。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侯覽受有司彈劾,畏罪自殺。
[正 史]
侯覽者,山陽防東人。桓帝①初為中常侍②,以佞猾進,倚勢貪放,受納貨遺以巨萬計。延熹③中,連歲征伐,府帑空虛,乃假百官奉祿、王侯租稅。覽亦上縑五千匹,賜爵關內侯。又托以與議誅梁冀④功,進封高鄉侯。
小黃門段珪家住濟陰,與覽并立田業,近濟北界,仆從賓客侵犯百姓,劫掠行旅。濟北相滕延一切收捕,殺數十人,陳尸路衢。覽、珪大怨,以事訴帝,延坐多殺無辜,征詣廷尉,免。延字伯行,北海人,后為京兆尹,有理名,世稱為長者。
覽等得此愈放縱。覽兄參為益州刺史,民有豐富者,輒誣以大逆,皆誅滅之,沒入財物,前后累億計。太尉楊秉奏參,檻車征于道自殺。京兆尹袁適逢于旅舍閱參車三百余輛,皆金銀錦帛珍玩,不可勝數。覽坐免,旋復復官。
建寧二年⑤,喪母還家,大起塋冢。督郵⑥張儉⑦因舉奏覽貪侈奢縱,前后請奪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頃;起立第宅十有六區,皆有高樓池苑,堂閣相望,飾以綺畫丹漆之屬,制度重深,僭類宮省;又豫作壽冢,石槨又闕,高廡百尺,破人居室,發掘墳墓,虜奪良人,妻略婦子,乃諸罪釁,請誅之。而覽伺候遮截,章竟不上。儉遂破覽冢宅,籍沒資財,具言罪狀。又奏覽母生時交通賓客,干亂郡國,復不得御。覽遂誣儉為鉤黨,及故長樂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等,皆夷滅之,遂代曹節領長樂太仆。
熹平元年⑧,有司舉奏覽專權驕奢,策收印綬,自殺,阿黨者皆免。
《后漢書》卷一○八
[注 釋]
①桓帝:東漢第10代皇帝劉志。公元147—167年在位。②中常侍:見本書《鄭眾》注釋④。③延熹:東漢桓帝的第六個年號,公元158—166年使用。④梁冀:詳見本書《梁冀》。⑤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建寧,東漢靈帝劉宏的年號。⑥督郵:官名,為郡守佐吏,負責督察檢舉所屬區域違法之事。⑦張儉:字元節,山陽高平人,東漢地方官吏。⑧熹平元年:公元173年。熹平,東漢靈帝的第二個年號。
[相關史料]
張儉字元節,山陽高平人,趙王張耳①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時中常侍侯覽家在防東。殘暴百姓,所為不軌。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覽遏絕章奏,并不得通,由是結仇。鄉人朱并,素性佞邪,為儉所棄,并懷怨恚,遂上書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轉東萊,止李篤家。外黃令毛欽操兵到門,篤引欽謂曰:“張儉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縱儉可得,寧忍執之乎?”欽因起撫篤曰:“蘧伯玉②恥獨為君子,足下如何自專仁義?”篤曰:“篤雖好義,明廷③今日載其半矣。”欽嘆息而去。篤因緣送儉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宗親并皆殄滅,郡縣為之殘破。
《后漢書·黨錮傳·張儉》
〔注 釋〕
①張耳:漢大梁人。戰國末仕于魏,后投漢,被封為趙王。②蘧伯玉:衛國大夫,名瑗。③明廷:即縣令。
上一篇:《令狐德棻》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令狐德棻》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僧志言》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僧志言》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