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公緒妻劉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公緒妻劉氏》人物故事小傳
劉氏,海州朐山(今江蘇灌云縣)人,嫁給同村的陳公緒為妻。紹興末年,金兵南下,陳公緒倉卒偕子逃走,而劉氏留在了娘家。夫妻分別長達25年之久,都不嫁娶,值其子成人,才使人歷盡險阻,把母親接到南方,而劉氏在北方獨居的25年,竟靠編織蕭草以度日。
〔正 史〕
劉氏,海州朐山①人,適同里陳公緒。紹興末,金人犯山東,郡縣震響,公緒倡義來歸,偶劉歸寧,倉卒不得與偕,惟挈其子庚以行,宋授以八品官,后累功至正使。劉留北方,音問②不通。或語之曰:“人言‘貴易交,富易妻’。今陳已貴,必他娶矣,盍改適?”曰:“吾知守吾志而已,皇③恤乎他?”公緒亦不他娶。子庚浸④長,輒思念涕泣,傾家貲,結任俠,奔走淮甸,險阻備嘗。如是者十余年,遂得迎母以歸。劉在北二十五年,嘗緯蕭⑤以自給。
《宋史·列女傳》卷四六○
〔注 釋〕
①海州朐山:海州,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以青、冀二僑州改名,治所在龍沮縣(今江蘇灌云縣西南)。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移治東海縣,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治朐山縣。②音問:書信,消息。③皇(kuang):通“況”。況且。《尚書大傳·甫刑》:“君子之于人也,有其語也,無不聽者,皇于聽獄乎?”④浸:漸漸,逐漸。⑤緯蕭:編織蕭草。
上一篇:《阿魯真》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阿魯真》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陳后主皇后沈婺華》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后主皇后沈婺華》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