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龔自珍》人物故事小傳
龔自珍(公元1792—1841年)字璱人,號定庵,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年間進士。官至禮部主事。博學,精于文字學、經學、史地學。工詩文。所作多寫理想與遭遇,倡導更法改圖。語言瑰奇,氣勢挺拔。也工詞。有《龔自珍全集》。
〔正 史〕
龔鞏祚,原名自珍,字璱人,仁和人。父麗正,進士,官蘇松兵備道,為段玉裁婿,能傳其學。鞏祚十二歲,玉裁授以《說文》部目。鞏祚才氣橫越,其舉動不依恒格,時近俶詭①,而說經必原本字訓,由始教也。初由舉人援例為中書。道光時成進士,歸本班。洊擢宗人府主事,改禮部。謁告②歸,遂不出。
官中書時,上書總裁論西北塞外部落源流、山川形勢,訂《一統志》之疏漏,凡五千言。后復上書論禮部四司政體宜沿革者,亦三千言。其文字驁桀③,出入諸子百家,自成學派。所至必驚眾,名聲藉藉④,顧⑤仕宦不達。年五十,卒于丹陽書院。著有《尚書序大義》、《大誓答問》、《尚書馬氏家法》、《左氏春秋服杜補義》、《左氏決疣》、《春秋決事比》、《定庵詩文集》。
《清史稿·龔自珍傳》卷四八六
〔注 釋〕
①俶詭:同“諔詭”,奇異。②謁告:告假。③驁桀:桀傲狂倨。④藉藉:盛大貌。⑤顧:但,只。
〔相關史料〕
道光丙戌會試①,劉申受先生為同考官②,得龔定庵卷,狂喜,亟薦之。魏默深卷在某侍御房,某侍御得卷,猶疑不遽薦。禮部讀其文而大異之,乃促令亟薦。故默深于禮部,終身有知己之感焉。然龔與魏竟皆下第,先生痛惜之,贈以詩云(詩略不錄)。定庵是歲三十有五,后三年,始捷南宮③,禮部即卒于是年。默深至乙巳始登第,則禮部不及見矣。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
龔定庵子孝琪,狂過于父,晚年自號半倫。半倫者,言無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而尚愛一妾,故曰半倫也。半倫喜改定庵文稿,每置定庵木主于案,以竹杖擊之曰:“某句不通,某處不妥,若為我父,故為改之,不敢以此欺飾后人也。”
星珊《慧因室雜綴》
自珍性詄宕④,不檢細行,頗似法之盧騷。喜為要眇之思,其文辭俶詭連犿,當時之人弗善也,而自珍益以此自熹,往往引公羊義譏切時政,詆排專制。晚歲亦眈佛學,好談名理。綜自珍所學,病在不深入,所有思想,僅引其緒而止,又為瑰麗之辭所掩,意不豁達。雖然,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確與有功焉。光緒間所謂新學家者,大率人人皆經過崇拜龔氏之一時期。初讀定庵文集,若受電然,稍進乃厭其淺薄,然今文學派之開拓,實自龔氏。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
〔注 釋〕
①會試:明清科舉制度,每三年,各省舉行考試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為會試。②同考官:清代科舉制度,鄉會試時,在正副主考官下有同考官。同考官分房閱卷,所以又稱房官。③南宮:即禮部。④詄宕:曠蕩貌。
上一篇:《魏源》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魏源》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丁少微》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丁少微》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