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魏源》人物故事小傳
魏源(公元1794—1856年)字默深,清邵陽(今湖南邵陽)人。道光進士。曾官興化知縣、高郵知州。與龔自珍友善。喜議論國家政事,主張經世致用之學。主要著作有《海國圖志》、《圣武記》、《元史新編》等。又能詩,學白居易,多反映時事,風格樸素篤實。有《古微堂詩文集》。
〔正 史〕
魏源,字默深,邵陽人。道光二年,舉順天鄉試。宣宗閱其試卷,揮翰褒賞,名藉甚①。會試落第,房考劉逢祿賦《兩生行》惜之。兩生者,謂源及龔鞏祚。兩人皆負才自喜,名亦相埒。源入貲②為中書,至二十四年成進士。以知州發江蘇,權③興化。二十八年,大水,河帥將啟閘。源力爭不能得,則親擊鼓制府,總督陸建瀛馳勘④得免,士民德之⑤。補高郵,坐遲誤驛遞免。副都御史袁甲三奏復其官。咸豐六年,卒。
源兀傲有大略,熟于朝章國故。論古今成敗利病,學術流別,馳騁往復,四座皆屈。嘗謂河宜改復北行故道,至咸豐五年,銅瓦廂決口,河果北流。又作《籌鹺篇》上總督陶澍,謂:“自古有緝場私之法,無緝鄰私之法。鄰私惟有減價敵之而已。非裁費曷以輕本減價?非變法曷以裁費?”顧⑥承平久,撓之者眾。迨漢口火災后,陸建瀛始力主行之。
源以我朝幅員廣,武功實邁前古,因借觀史館官書,參以士大夫私著,排比經緯,成《圣武記》四十余萬言。晚曹夷變,謂籌夷事必知夷情,復據史志及林則徐所譯西夷《四州志》等,成《海國圖志》一百卷。他所著有《書古微》、《詩古微》、《元史新編》、《古微堂詩文集》。
《清史稿·魏源傳》卷四八六
〔注 釋〕
①藉甚:盛大貌。②入貲:出錢買官。③權:代理。④馳勘:急速前去勘察。⑤德之:感激他的恩德。⑥顧:但,只。
〔相關史料〕
博通經史,究心天下利病。道光之季,海禁初弛,洋人商販,往來不絕。源每事咨考,著《海國圖志》六十卷,備詳各國山川風俗及國勢強弱,機器利鈍。至今談洋務者,以為依據。
朱克敬 瞑庵所著《儒林瑣記》
龔、魏之時,清政府既漸陵夷①衰微矣。舉國方沉酣太平,而彼輩若不勝其憂危,恒相與指天畫地,規天下大計。考證之學,本非其所好,而因眾所共習則亦能之,能之而頗欲用以別辟國土,故號言經學,而其精神與正統派之為經學而治經學者則既以有異。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
〔注 釋〕
①陵夷:衰落。
上一篇:《魏文帝皇后郭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魏文帝皇后郭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龔自珍》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龔自珍》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