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華佗為人民
華佗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名醫,他為人正直、不慕功名、愿在民間從醫的精神,和他那種醫道嫻熟、長于診斷、善于治療精益求精的高尚醫德。
華佗天資聰慧,勤勉善學,幼年便立志從醫,曾在徐州一帶游歷求學拜師訪友,受過系統的醫道訓練。由于他精通典籍、學識出眾,被沛國相陳圭薦舉為孝廉。一些官員也重其才擬聘他為幕僚,均為婉言謝絕。
由于華佗專攻醫道,在內外科、婦科、小兒科及針灸等方面樣樣精通,大有手到病除、起死回生之妙,被人民譽為“神醫”。
華佗一生行醫的宗旨是,救死扶傷,為人民解除疾病之苦。他不管是被人請去就診,還是在家中、在路上、在民間和官府,上至太祖,下至平民百姓,他都遵照從醫為人民的思想,一視同仁,有求必應,盡到了醫生的職責。這主要體現在華佗在民間從醫的實踐活動中。
華佗以“切脈精絕,斷病如神”的精確診斷為人民從醫。一位婦女懷胎六個月,腹痛不得安寧,請華佗診視。
他看了脈象診斷說,你是懷孕期間受了傷,胎兒已經死在腹中。并讓人用手探摸胎兒的位置,在左邊的是男嬰,在右邊的是女嬰。摸者告訴他在左邊,華佗立即配藥為之打胎,果然打下來的一個男嬰形的死胎,這位婦女的病也就痊愈了。
有個叫頓子獻的人得病已經好了,怕再犯,便請華佗復診,華佗切完脈告誡病人,“你的身體還很虛弱,沒有復原,不要做過于勞累的事,如果行房交媾,那就會危及生命,臨死還要吐出舌頭數寸長。”
頓子獻的妻子聽說丈夫的病已經好了便從百里之外趕來探望他。到了夜晚兩人果真交接,結果中間只隔三天就發病而死,同華佗所說的一模一樣。
華佗以“對癥施治、靈活多變”的科學態度為人民從醫。郡府中的官吏兒尋、李延一塊來找華佗看病,兩人都是頭疼發熱,所感覺的病完全一樣。
華佗說:“兒尋應當用下瀉藥,李延應當發汗。”當時有人提出疑問為什么同病而治療方法不同。華佗說:“兒尋的身體外實內虛,李延的身體內實外虛,所以治療他們應用不同的方法。”
隨即給兩人不同的藥,次日早晨兩人的病都好了。又有一位太守患病,華佗看過后認為,這個人大怒一場病就會好。
于是他采取了對癥施治的激將法,要了病人許多錢卻不給他治病,臨走時還留下一封信大罵這太守,郡太守勃然大怒,下令把華佗捉回來殺掉。
郡太守兒子深知華佗的真實用意,囑咐手下人不要追趕。郡太守憤怒到了極點,吐了幾升黑血,病就全好了。
華佗以“精通外科,手到病除”的醫術為人民從醫。一次,一個腹痛非常厲害的患者被送到華佗家里。華佗為病人診過脈,又按按肚子,斷定病人患的是腸癰。
華佗認為病人很重,靠針灸和藥物是不行的,非開刀不可,于是便給病人服了自制的“麻沸湯”進行麻醉,立刻手術,割去了闌尾,用絲線縫合后,再敷上一種稱作“神膏”的藥,過了幾天,病人的傷口完全愈合,一個月后,恢復了健康。
又有一次,來了一位病人,肚子像刀切似的疼,已經十多天了,連胡子和眉毛也脫落了。華佗看過后認為,他的脾臟部位有一串已經腐爛,應該剖腹治療。
于是,動了手術,割去了爛肉,用藥膏敷上傷口,吃了些湯藥,過了百天,這個病人也恢復如常。
華佗針灸嫻熟,奏效奇特。太祖曹操得了名叫“偏頭風”的頭疼病,每當發作,心亂眼花,坐立不安。便征召華佗為身邊“侍醫”。
每當曹操頭疼,華佗就用針扎膈腧穴位,為他針刺治療,結果手到病除,一針見效。督郵徐毅得了病,華佗前去看病。
徐毅對華佗說:“昨天叫醫曹吏劉租在胃管扎針后,便不時咳嗽感到難受,想睡也睡不好。”
華佗斷定說:“針沒有扎到胃管,卻錯扎到肝上,這樣飲食會一天天減少,五天后就死無可救了。”結果同華佗說的一樣。
華佗不僅熱心從醫,還積極倡導“預防為主,注重保健”的思想。他認為,單純用藥物治療,不能確保人們的身體健康,只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才能收到預防和輔助治療疾病的良好效果。
由于華佗自己注重保健,鍛煉身體,所以,年近百歲保持著壯年人的身心,身板硬朗朗的,到處行醫看病。
他經常教導學生說,人要經常運動,但不要過度。運動能使食物容易消化,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就像“戶樞不朽”的道理一樣。同時,華佗還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創造了一種名叫“五禽之戲”的體育鍛煉法,用以增強人們的體質。
據說他的學生吳普用華佗的“五禽之戲”鍛煉身體,體質非常健康,活到九十多歲,還耳不聾,眼不花,牙齒也很堅固。華佗的“五禽之戲”一直流傳到現在,是我國氣功中“動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增進人民的健康,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天,我國人民繼承和發揚了華佗“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以預防為主的思想,以嚴肅科學的態度,高速度地發展著我國的醫療保健事業。
華佗為人民從醫的可貴之處,還表現在他“辭御醫留民間,死前獻書表心愿”的高風亮節上。
華佗留在曹操之處,成為五公貴族的保健醫,論條件和待遇,應該說是優厚的,但華佗一心想著的是人民患病之疾苦,因此,假借妻子有病而離開曹府,竟一去不返。
曹操見多次征召不回,大發雷霆,派人捉拿華佗關進許昌大獄。最后下令殺掉華佗。
臨行前,華佗將自己用幾十年所積累的經驗撰寫出的一部醫著,交給了獄卒,想為后人傳下自己的技業。而獄卒生怕因此而獲罪,不敢接受。
華佗懷著無比的憂憤和痛苦的心情,含淚將醫書投入火中焚燒。書雖化為灰燼,千余年來,華佗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卻受到人民的贊頌。
華佗的一生,是為人民從醫的一生。他的足跡遍布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地。人民永遠懷念著“神醫”,至今還在民間流傳著不少關于華祖的傳說。
為了紀念他,古人在徐州建了華佗墓,在安徽修了華祖廟,兩座古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供人們敬仰、悼念。華佗在人民心中,是一位永遠值得紀念的“神醫”。華佗為人民從醫的崇高醫德水垂青史。
上一篇:王著為民除害
下一篇:給貓掛上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