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師古》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顏師古》人物故事小傳
顏師古(公元581—645年)名籀,唐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顏之推之孫。少傳家業(yè),博覽群書,尤精訓詁。所著《漢書》對前人的注釋之誤多有辨訂,歷來為學者所稱。太宗時官至秘書監(jiān)、弘文館學士。
[正 史]
顏籀字師古,雍州萬年人,齊黃門侍郎之推孫也。其先本居瑯邪,世仕江左;及之推歷事周、齊,齊滅,始居關中。父思魯,以學藝稱,武德初為秦王府記室參軍。師古少傳家業(yè),博覽群書,尤精詁訓,善屬文①。隋仁壽中,為尚書左丞李綱所薦,授安養(yǎng)尉。尚書左仆射楊素見師古年弱貌羸,因謂曰:“安養(yǎng)劇縣,何以克當?”師古曰:“割雞焉用牛刀。”素奇其對。到官果以干理②聞。時薛道衡為襄州總管,與高祖有舊,又悅其才,有所綴文,嘗使其掎摭③疵病,甚親昵之。尋坐事免歸長安,十年不得調(diào),家貧,以教授為業(yè)。
及起義,師古至長春宮謁見,授朝散大夫。從平京城,拜敦煌公府文學,轉(zhuǎn)起居舍人,再遷中書舍人,專掌機密。于時軍國多務,凡有制誥,皆成其手。師古達于政理,冊奏之工,時無及者。太宗踐祚,擢拜中書侍郎,封瑯邪縣男。以母憂去職。服闋,復為中書侍郎。歲余,坐事免。
太宗以經(jīng)籍去圣久遠,文字訛謬,令師古于秘書省考定《五經(jīng)》。師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復遣諸儒重加詳議。于時諸儒傳習已久,皆共非之。師古輒引晉、宋已來古今本,隨言曉答,援據(jù)詳明,皆出其意表,諸儒莫不嘆服。于是兼通直郎、散騎常侍,頒其所定之書于天下,令學者習焉。
貞觀七年,拜秘書少監(jiān),專典刊正,所有奇書難字,眾所共惑者,隨疑剖析,曲盡其源。是時多引后進之士為讎校,師古抑素流,先貴勢,雖富商大賈亦引進之,物論稱其納賄,由是出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謂之曰:“卿之學識,良有可稱,但事親居官,未為清論所許。今之此授,卿自取之。朕以卿曩日任使,不忍遐棄,宜深自誡勵也。”于是復以為秘書少監(jiān)。師古既負其才,又早見驅(qū)策,累被任用,及頻有罪譴,意甚喪沮。自是闔門守靜,杜絕賓客,放志園亭,葛巾野服,然搜求古跡及古器,耽好不己。俄又奉詔與博士等撰定《五禮》,十一年,《禮》成,進爵為子。時承乾在東宮,命師古注班固《漢書》,解釋詳明,深為學者所重。承乾表上之,太宗命編之秘閣,賜師古物二百段,良馬一匹。
十五年,太宗下詔,將有事于泰山,所司與公卿并諸儒博士詳定儀注。太常卿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棻為封禪使,參考其儀,時論者競起異端。師古奏曰:“臣撰定《封禪儀注書》在十一年春,于是諸儒參詳,以為適中。”于是詔公卿定其可否,多從師古之說,然而事竟不行。師古俄遷秘書監(jiān)、弘文館學士。十九年,從駕東巡,道病卒,年六十五,謚曰戴。有集六十卷。其所注《漢書》及《急就章》,大行于世。永徽三年,師古子揚庭為符璽郎,又表上師古所撰《匡謬正俗》八卷。高宗下詔付秘書閣,仍賜揚庭帛五十匹。
《舊唐書·顏師古傳》卷七三
〔注 釋〕
①屬文:作文。②干理:辦事能干,善于治理。③掎摭:指摘。
上一篇:《韋逞母宋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韋逞母宋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馬人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馬人望》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