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后主貴妃張麗華》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后主貴妃張麗華》人物故事小傳
張麗華,生卒年不詳。出身于學者家庭,自幼生活窘困,其父兄以織席為生。陳后主陳叔寶做太子的時候選其入宮,當年張麗華年方10歲。后生皇太子陳深。后主即位后立張麗華為貴妃。張麗華容貌秀麗,光彩奪目。其發長7尺,發黑如漆。她喜好厭魅之術,常在宮中搞一些不合正統禮儀的“淫祀”,因而寵冠后宮。陳朝滅亡后,張氏被隋兵誅殺。
〔正 史〕
后主張貴妃麗華,兵家女也。家貧,父兄以織席為事。后主為太子,以選入宮。是時龔貴嬪為良娣,貴妃年十歲,為之給使,后主見而悅焉,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后主即位,拜為貴妃。性聰慧,甚被寵遇。后主每引貴妃與賓客游宴,貴妃薦諸宮女預焉,后宮等咸德之,竟言貴妃之善,由是愛傾后宮。又好厭魅之術①,假鬼道以惑后主,置淫祀于宮中,聚諸妖巫使之鼓舞,因參訪外事,人間有一言一事,妃必先知之,以白后主,由是益重妃,內外宗族,多被引用。及隋軍陷臺城,妃與后主俱入于井,隋軍出之,晉王廣命斬貴妃,榜于青溪中橋。
史臣侍中鄭國公魏征考覽記書,參詳故老,云后主初即位,以始興王叔陵之亂②,被傷臥于承香閣下,時諸姬并不得進,唯張貴妃侍焉。而柳太后猶居柏梁殿,即皇后之正殿也。后主沈皇后素無寵,不得侍疾,別居求賢殿,至德二年,乃于光照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閣高數丈,并數十間,其窗牖、壁帶、懸楣、欄檻之類,并以沈檀香木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有寶床、寶帳,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近古所未有。每微風暫至,香聞數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藥。后主自居臨香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并復道交相往來。又有王、李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并有寵,遞代以游其上。以宮人有文學者袁大舍等為女學士。后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游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選宮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數,令習而歌之,分部迭進,持以相樂。其曲有《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譬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而張貴妃發長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鑒。特聰慧,有神采,進止閑暇,容色端麗。每瞻視盼睞,光采溢目,照映左右。常于閣上靚妝,臨于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才辯強記,善候人主顏色。是時,后主怠于政事,百司啟奏,并因宦者蔡脫兒、李善度進請。后主置張貴妃于膝上共決之。李、蔡所不能記者,貴妃并為條疏,無所遺脫。由是益加寵異,冠絕后庭。而后宮之家,不遵法度,有掛于理者,但求哀于貴妃,貴妃則令李、蔡先啟其事,而后從容為言之。大臣有不從者,亦因而譖之,所言無不聽。于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政,亦從風而靡。閹宦便佞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
《陳書》卷七
〔注 釋〕
①厭魅之術:向鬼神祈禱或詛害他人的一種迷信方法。②始興王叔陵之亂:指陳朝始興郡王陳叔陵作亂一事。請參見《陳宣帝皇后柳敬言》注④。
上一篇:《陸九齡》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陸九齡》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陳奉》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奉》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