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承恩》人物故事小傳
王承恩(公元?—1644年),明朝末期宦官。初隸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十五年(公元1642年)冬,清軍入犯京師,督察城守。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北京,奉命提督京營守御。城破,莊烈帝吊死壽皇亭,王承恩隨其自殺。南明福王時,謚“忠愍”。清也為其立祠。
[正 史]
王承恩,太監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禮秉筆太監①。
崇禎十七年②三月,李自成犯闕,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墻,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珰泄泄自如。
帝召承恩,命亟整內官,備親征。夜分,內城陷。天將曙,帝崩于壽皇亭,承恩自縊其下。
福王時,謚忠愍。本朝③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側。
《明史》卷三○五
[注 釋]
①司禮秉筆太監:掌章奏文書,內閣票擬,權勢極重。②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③本朝:此指清朝。
上一篇:《王惠風》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惠風》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王陵母》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陵母》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