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帝皇后完者忽都》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元順帝皇后完者忽都》人物故事小傳
完者忽都,奇氏,高麗人。生卒年不詳。出身貧寒。初,完者忽都被選為宮女,因聰穎狡黠而受順帝寵愛,被冊立為第二皇后。完者忽都干政意識很強,她對順帝荒政不滿,曾與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策劃內禪,不成,又令權臣擴廓帖木兒以兵威脅順帝讓位。至正二十五年,元順帝冊立完者忽都為皇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京師被明軍攻占,完者忽都隨順帝倉惶北逃,所終不明。
〔正 史〕
完者忽都皇后奇氏,高麗①人,生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家微,用后貴,三世皆追封王爵。初,徽政院使禿滿迭兒進為宮女,主供茗飲,以事順帝。后性穎黠,日見寵幸。后答納失里②皇后方驕妒,數笞辱之。答納失里既遇害,帝欲立之,丞相伯顏爭不可。伯顏罷相,沙剌班遂請立為第二皇后,居興圣宮,改徽政院為資正院。
后無事,則取《女孝經》、史書,訪問歷代皇后之有賢行者為法。四方貢獻,或有珍味,輒先遣使薦太廟,然后敢食。至正十八年,京城大饑,后命官為粥食之。又出金銀粟帛命資正院使樸不花于京都十一門置冢,葬死者遺骼十余萬,復命僧建水陸大會③度之。時帝頗怠于政治,后與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遽謀內禪,遣樸不花諭意丞相太平,太平不答。復召太平至宮,舉酒賜之,自申前請,太平依違而已,由是后與太子銜之。而帝亦知后意,怒而疏之,兩月不見。樸不花因后而寵幸,即被劾黜,后諷御史大夫佛家奴為之辯明。佛家奴乃謀再劾樸不花,后知之,反嗾御史劾佛家奴,謫居潮河。
初,奇氏之族在高麗者,怙勢驕橫,高麗王怒,盡殺之。二十三年,后謂皇太子曰:“汝何不為我復仇耶?”遂立高麗王族人留京師者為王,以奇族之子三寶奴為元子。遣同知樞密院事崔帖木兒為丞相,用兵一萬,并招倭兵,共往納之。過鴨綠水,伏兵四起,乃大敗,余十七騎而還,后大慚。
二十四年七月,孛羅帖木兒④稱兵犯闕,皇太子出奔冀寧,下令討孛羅帖木兒。孛羅帖木兒怒,嗾監察御史武起宗言后外撓國政,奏帝宜遷后出于外,帝不答。二十五年三月,遂矯制幽于諸色總管府,令其黨姚伯顏不花守之。四月庚寅,孛羅帖木兒逼后還宮,取印章,偽為后書召太子。后仍回幽所,后又數納美女于孛羅帖木兒,至百日,始還宮。及孛羅帖木兒死,召皇太子還京師,后傳旨令廓擴帖木兒⑤以兵擁皇太子入城,欲脅帝禪位。廓擴帖木兒知其意,至京城三十里外,即遣軍還營,皇太子復銜之。事見《擴廓帖木兒傳》。
會伯顏忽都皇后⑥崩,十二月,中書省臣奏言,后宜正位中宮,帝不答。又奏改資正院為崇政院,而中政院亦兼主之,帝乃授之冊寶,其冊文曰:“坤以承乾元,人道莫先于夫婦;后以母天下,王化實始于家邦。典禮之常,古今攸重。咨爾肅良合氏,篤生名族,來事朕躬。儆戒相成,每勤于夙夜;恭儉率下,多歷于歲年。既發祥元子于儲闈,復流慶孫枝于甲觀。眷若中宮之位,允宜淑配之賢。宗戚大臣,況僉言而敷請;掖庭諸御,咸傾望以推尊。乃屢遜辭,尤可嘉尚。今遣攝太尉某持節授以玉冊玉寶,命爾為皇后。于戲!慎修壺政,益勉爾輔佐之心;昭嗣徽音,同保我延洪之福。其欽寵命,以衍壽祺。”二十八年⑦,從帝北奔。
《元史》卷一一四
〔注 釋〕
①高麗(公元918—1392年):朝鮮古代封建王朝之一,都開京(今朝鮮開城),約在公元936年統一朝鮮半島。②答納失里,請參見本書《元順帝皇后答納失里》。③大會:指為超度死者亡靈,而由僧或道舉行的一種祈禱和祭奠的儀式。封建時代的貴族大戶人家舉行的水陸道場往往十分排場,有的要連續舉行幾十天。④孛羅帖木兒:字國賓,元高昌人氏。官至襄陽路達魯花赤。⑤廓擴帖木兒,元平章察罕鐵木兒之甥,封河南王,官至太尉,執掌兵權,深為順帝及太子所忌。⑥后:請參見本書《元順帝皇后伯顏忽都》。⑦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
〔相關史料〕
(至正二十五年十二月)乙卯,立第二皇后奇氏為皇后。中書省奏改資政院為崇政院,而中政院亦兼主之。帝乃授之冊寶,詔天下改奇氏為索隆噶氏,仍封其父以上三世皆王爵。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二一八
上一篇:《元順宗皇后答己》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元順宗皇后答己》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關天培》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關天培》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