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成帝司馬衍》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晉成帝司馬衍》人物故事小傳
晉成帝司馬衍,字世根,明帝長子。大興四年(公元321年)生,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卒,終年22歲。
司馬衍初立為皇太子,即位時(shí)年僅5歲,由皇太后庾氏臨朝代理政務(wù)?;侍蟮耐馄葩琢羺㈩A(yù)朝政,與司徒王導(dǎo)等人不和,互相攻擊,爭奪兵權(quán),致使歷陽內(nèi)史蘇峻聯(lián)合豫州刺史祖約以討庾亮為名,興兵反叛朝廷,一度攻占建康。庾亮兵敗外逃,后約荊州刺史陶侃起兵應(yīng)援,擊敗蘇峻和祖約聯(lián)軍,收復(fù)建康,東晉政權(quán)得以延續(xù)。成帝司馬衍幼年登基,無所用事,于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六月病死,葬興平陵,謚曰顯宗成皇帝。
[正史]
成皇帝諱衍,字世根,明帝長子也。太寧三年三月戊辰,立為皇太子。閏月戊子,明帝崩。己丑,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增文武位二等,賜鰥寡孤老帛,人二匹,尊皇后庾氏為皇太后。
秋九月癸卯,皇太后臨朝稱制。司徒王導(dǎo)錄尚書事,與中書令庾亮參輔朝政。以撫軍將軍、南頓王宗為驃騎將軍、領(lǐng)軍將軍、汝南王祐為衛(wèi)將軍。辛丑,葬明帝于武平陵。(略)
咸和元年夏四月,石勒遣其將石生寇汝南,汝南人執(zhí)內(nèi)史祖濟(jì)以叛。(略)
冬十月,封魏武帝玄孫曹勱為陳留王,以紹魏。丙寅,衛(wèi)將軍、汝南王祐薨。己巳,封皇弟岳為吳王。車騎將軍、南頓王宗有罪,伏誅,貶其族為馬氏。免太宰、西陽王羕,降為弋陽縣王。(略)
二年十一月,豫州刺史祖約、歷陽太守蘇峻等反。
十二月辛亥,蘇峻使其將韓晃入姑孰,屠于湖。壬子,彭城王雄、章武王休叛,奔峻。庚申,京師戒嚴(yán)。假護(hù)軍將軍庾亮節(jié)為征討都督,以右衛(wèi)將軍趙胤為冠軍將軍、歷陽太守,使與左將軍司馬流帥師拒峻,戰(zhàn)于慈湖,流敗,死之。假驍騎將軍鐘雅節(jié),帥舟軍,與趙胤為前鋒,以拒①峻。丙寅,徙封瑯邪王昱為會稽王,吳王岳為瑯邪王。辛未,宣城內(nèi)史桓彝及峻戰(zhàn)于蕪湖,彝軍敗績。本騎將軍郗鑒遣廣陵相劉矩帥師赴京師。(略)
三年二月庚戌,峻至于蔣山。假領(lǐng)軍將軍卞壺節(jié),帥六軍,及峻戰(zhàn)于西陵,王師敗績。丙辰,峻攻青溪柵,因風(fēng)縱火,王師又大敗。尚書令、領(lǐng)軍將軍卞壺,丹楊尹羊曼,黃門侍郎周導(dǎo),廬江太守陶瞻并遇害,死者數(shù)千人。庾亮又?jǐn)∮谛栭T內(nèi),遂攜其諸弟與郭默、趙胤奔尋陽。于是司徒王導(dǎo)、右光祿大夫陸曄、荀崧等衛(wèi)帝于太極殿,太??子涫刈趶R。賊乘勝麾戈接于帝座,突入太后后宮,左右侍人皆見掠奪。是時(shí)太官唯有燒余米數(shù)石,以供御膳。百姓號泣,響震都邑。丁巳,峻矯詔大赦,又以祖約為侍中、太尉、尚書令,自為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吳郡太守庾冰奔于會稽。
三月丙子,皇太后庾氏崩。
夏四月,石勒攻宛,南陽太守王國叛,降于勒。壬申,葬明穆皇后于武平陵。
五月乙未,峻逼遷天子于石頭,帝哀泣升車,宮中慟哭。峻以倉屋為宮,遣管商、張瑾、弘徽寇晉陵,韓晃寇義興。吳興太守虞潭與庾冰、王舒等起義兵于三吳。丙午,征西大將軍陶侃、平南將軍溫嶠、護(hù)軍將軍庾亮、平北將軍、雍州刺史魏該卒于師。盧江太守毛寶攻賊合肥戍,拔之。
秋七月,祖約為石勒將石聰所攻,眾潰,奔于歷陽。石勒將石季龍攻劉曜于蒲坂。(略)
四年春正月,帝在石頭,賊將匡術(shù)以苑城歸順,百官赴焉。侍中鐘雅、右衛(wèi)將軍劉超謀奉帝出,為賊所害。戊辰,冠軍將軍趙胤遣將甘苗討祖約于歷陽,敗之,約奔②于石勒,其將牽騰帥眾降。峻子碩攻臺城,又焚太極東堂、秘閤、皆盡。城中大饑,米斗萬錢。
二月,大雨霖。丙戌,諸軍攻石頭。李陽與蘇逸戰(zhàn)于相浦,陽軍敗。建威長史滕含以銳卒擊之,逸等大敗。含奉帝御于溫嶠舟中,群臣頓首號泣謝罪。弋陽王羕有罪,伏誅。了亥,大赦。時(shí)兵火之后,宮闕灰燼,以建平園為宮。(略)
五年秋八月,石勒僭即皇帝位,使其將郭敬寇襄陽。南中郎將周撫退歸武昌,中州流人悉降于勒。郭敬遂寇襄陽,屯于樊城。
七年秋七月丙辰,太尉陶侃遣子平西參軍斌與南中郎將桓宣攻石勒將郭敬,破之,克樊城。竟陵太守李陽拔新野、襄陽,因而戍之。
冬十一月壬子朔,進(jìn)太尉陶侃為大將軍。詔舉賢良。
十二月庚戍,帝遷于新宮。
八年夏六月庚寅,帝不豫,詔曰:“朕以眇年③,獲嗣洪緒,托于王公之上,于茲十有八年。未能闡融政道,翦除逋祲,夙夜戰(zhàn)兢,匪遑寧處。今遘疾殆不興,是用震悼于厥心。千齡眇眇,未堪艱難。司徒、瑯邪王岳,親則母弟,體則仁長,君人之風(fēng),允塞時(shí)望。肆爾王公卿士,其輔之,以祗奉祖宗明祀,協(xié)和內(nèi)外,允執(zhí)其中。嗚呼,敬之哉!無墜祖宗之顯命。”壬辰,引武陵王晞、會稽王昱、中書監(jiān)庾冰、中書令何充、尚書令諸葛恢并受顧命。癸巳,帝崩于西堂,時(shí)年二十二,葬興平陵,廟號顯宗。
帝少而聰敏,有成人之量。南頓王宗之誅也,帝不之知,及蘇峻平,問庾亮曰:“常日白頭公何在?”亮對以謀反伏誅。帝泣謂亮曰:“舅言人作賊,便殺之,人言舅作賊,復(fù)若何?”亮懼,變色。庾懌嘗送酒于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與犬,犬?dāng)溃瑧侄碇5叟唬骸按缶艘褋y天下,小舅復(fù)欲爾邪?”懌聞,飲藥而死。然少為舅氏所制,不親庶政。及長,頗留心萬機(jī),務(wù)在簡約,常欲于后園作射堂,計(jì)用四十金,以勞費(fèi)乃止。雄武之度,雖有愧于前王;恭儉之德,足追蹤于往烈矣。
《晉書·成帝紀(jì)》
〔注釋〕
①拒:抵抗。②奔:投靠。③眇年:少年。
〔相關(guān)史料〕
成帝在石頭①,任讓在帝前戮侍中鐘雅、右衛(wèi)將軍劉超。帝泣曰;“還我侍中。”讓不奉詔,遂斬超、雅。事平之后,陶公與讓有舊②,欲宥之。許柳兒思妣者至佳,諸公欲全之;若全思妣,則不得不為陶全讓。于是欲并宥之。事奏,帝曰:“讓是殺我侍中者,不可宥!”諸公以少主不可違,并斬二人。
《世說新語·政事》
[注釋]
①石頭:南京別稱。②有舊:過去有仇怨。
上一篇:《晉惠帝皇后賈南風(fēng)》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晉惠帝皇后賈南風(fēng)》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晉明帝司馬紹》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晉明帝司馬紹》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