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李湛
李湛,唐穆宗的長子。長慶四年(824)正月,他在穆宗靈前即位,當時才15歲。年號寶歷。李湛從父親手里接過來的是個爛攤子,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紛爭都在繼續并發展; 李湛又繼承了穆宗的荒淫與嬉戲無度,并受權臣和宦官的挾制,一個十五六歲不懂世事的孩子除了貪圖玩耍享樂與受愚弄外,在3年的皇帝生涯中并無多少政績。
藩鎮割據是唐代中后期的致命傷,李湛也無能為力。幽州自穆宗時被朱克融控制。李湛繼位的第二年,給幽州送去三軍將士的春裝,朱克融對這些衣服不滿意,便扣押了使者,上表索取布料30萬端匹。當時,李湛正準備到東都洛陽游玩,朱克融上表要派出5000兵丁助修洛陽,聲稱要朝見皇帝。表中充滿威脅的意味。朝廷無力討伐,便采取裴度的建議,虛意應允他的要求,任其自由發展。不久,朱克融被部將殺死,其子延嗣繼立,李載義又取代延嗣控制了幽州。同時,昭儀節度使劉悟死,其子從諫代立; 橫海節度使李全略死,其子同捷代立。割據的藩鎮成了世襲的獨立王國。以李湛為首的朝廷對此只能相繼承認。
寶歷初期的宰相是李逢吉。李紳是其政敵。李逢吉唯恐李湛重新起用李紳,便與大宦官王守澄交替在李湛面前抵毀李紳,說他與裴度等人曾極力反對穆宗立李湛為太子。結果,李紳被貶為端州司馬。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湛發現了李紳、裴度等人請立李湛為太子的奏折,才知李紳是被誣陷。但李逢吉和王守澄都是穆宗以來的權貴,李湛既沒有懲罰他們,也沒有為李紳平反。李逢吉最信任的有8人,又有8人為其附庸; 李逢吉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凡有求于他者,必須先通過這16人,故被稱為: “八關”、“十六子”。他們不但排擠一般官吏,當時的副宰相李程也因政見矛盾被擠出朝廷; 牛僧孺為逃避紛爭主動去做外任,深負重望的李德裕、裴度也因他們的阻撓長期滯留外地。李湛雖名為皇帝,大權實際一直在他們手中。如李湛改年號要大赦天下,李逢吉為阻止李紳被赦,故意在擬定赦文時加了一個限定,即凡已從邊州內遷過的受貶官員可繼續內遷。而李紳剛被貶不久,當然沒有內遷過,便被排除在這次大赦之外。李湛既無視政治,也不懂政事,對李逢吉的這種把戲根本看不出來,即使有意赦免李紳,也因被李逢吉等人愚弄,難以如愿。
李湛做皇帝時期的宦官首領是王守澄。盡管當時朋黨紛爭激烈,但每一派政治勢力要取得勝利,都要得到王守澄的支持。牛李黨爭繼續40年,宦官一直是舉足輕重的力量。唐代中后期的皇帝廢立幾乎全被他們一手操縱。大宦官控制朝政,小宦官則也無法無天。有一天,鄠縣 (今陜西戶縣北) 縣令崔發忽然聽到外面人聲喧鬧,便問是怎么回事,有人說是五坊人毆打百姓。崔發便令人把他們帶進來。當時天已昏黑,崔發一時沒認出來,經盤問,方知是宮中太監。這可闖了大禍。李湛聽說太監遭捆綁審訊,不問青紅皂白,便令人把崔發一干人囚禁起來。在聽候發落時,宮中出來50余個宦官,手持棍棒,對崔發一頓毒打,打得崔發昏死了好長時間才蘇醒過來。打過后被扔進監獄。崔發作為縣令,為維持地方社會秩序,對肆意欺凌百姓的太監給以懲治,完全是正當的,卻遭到如此下場。此事引起朝官們的普遍不滿,紛紛上書為崔發呼冤,李湛一概不聽。李逢吉找個理由:“崔發捆綁審訊宦官,的確是犯了大不敬罪。只是崔發家有老母,年過80,自崔發入獄后,老母積憂成疾;陛下要以孝治天下,請看在老人的情分上赦免崔發。”宦官毆打百姓無罪,崔發懲罰罪犯倒是大不敬,因為宦官代表著皇宮,是皇權的化身。這種明明顛倒是非的理論卻得到李湛的認可。崔發雖被獲釋,但有一個附加條件,即讓崔發的老母當著太監又打了兒子一頓,并向太監賠禮道歉。皇帝依靠并袒護宦官,宦官控制朝廷并狐假虎威,這件小事充分反映出李湛與宦官的關系及宦官在當時的勢力之強大。
中央政權腐敗,地方吏治更糟糕。李湛繼位初,罷免了臭名昭著的貪官王播的鹽鐵轉運使職務。鹽鐵轉運使主管食鹽專賣,又掌各種金屬的冶煉,并負責運輸。這是當時最有財權、也是最有利可圖的職務。王播為繼續擔任這一職務,花費10萬緡錢,搜集大批奇珍異寶,買通了王守澄的關節。王守澄一鼓動,李湛恢復王播的職務。盡管許多人上表反對,但沒有阻攔住李湛。王播到任不到半年,便以賦稅余額的形式 (當時稱為羨余) 向皇帝貢絹100萬匹。王播為多交“羨余”,大量增加稅收,巧立名目,人民群眾深受其害。李湛也認為王播是棵搖錢樹,為在宮廷進行大規模的龍舟比賽,一次就讓王播往京師運送20艘龍舟的材料。20艘龍舟的花費相當于鹽鐵轉運使半年應交的稅額,經過討價還價,李湛才答應減去一半。
農歷六月九日是李湛的生日,徐泗觀察使王智興提前半年,建議在泗州(治臨淮,今江蘇泗洪東南) 設置戒壇,廣泛召募僧尼,為皇帝祝求福壽。大批群眾為逃避賦役,競相剃度出家為僧。剃度者每人交納兩緡錢,領到一張和尚證書,便可免除徭役負擔; 王智興只需印發一張紙,便收到兩緡錢,更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借此積聚一大筆財富。當時任浙西觀察使的李德裕估計:若剃度延續到皇帝生日,僅兩浙、福建地區就會有60萬人出家;而國家失去60萬人的賦稅收入。實際上,王智興不過是借皇帝生日,把本應屬于國家的財政收入塞進自己的腰包。
全國一片混亂,皇宮內也不安寧。李湛做皇帝不滿百日,宮廷內便發生一起驚人的事件。算卦先生蘇玄明煽動染坊工匠張韶,說他有坐龍床之相。張韶信以為真,便聯絡工匠100余人,乘李湛到別宮打球之機,埋伏在紫草車內,混入數道宮門,后來被人察覺,便武裝沖進皇宮。張韶并沒有真正做皇帝的打算,與蘇玄明坐在龍床上正式吃喝享用起來。有宦官趕快向皇帝報信,正在打球的李湛嚇得驚慌失措,要去右神策軍中尉梁守謙處避難。有人提醒說,右軍太遠,不如就近到左軍躲避。左軍中尉馬存亮親自背負李湛到營中安置,然后遣大將康藝全率軍討叛,又使人接出來李湛的母親皇太后王氏和祖母太皇太后郭氏。張韶和蘇玄明這時還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在左、右神策軍的鎮壓下,很快全部被俘獲。當天,李湛仍留在左軍中過夜。宮門守衛全由太監掌管,在光天化日之下,有百余人從他們眼皮底下沖進皇宮,這是重大失職。但因他們是宦官,李湛沒有給予任何懲罰,只處置了掌管染坊的首領,在這次事件中護駕有功的宦官則分別受了重賞。
宮中嬪妃成群,穆宗留下了大批諂諛小人,更為李湛的荒淫創造了條件。李湛從開始做皇帝,早晨就不愿起床,經大臣們5次上書,請求皇帝上朝處理政務,李湛才在朝堂會見百官。但每個月能堅持上朝五六次,就算表現不錯,一般只有兩三次。即使如此,李湛也不愿從床上起來,往往太陽升起老高,大臣們仍在宮門外等候。有一次,一個年老體弱的大臣經長時間站立,暈倒在宮廷外。左拾遺劉棲楚慷慨陳辭,用國家興亡的大道理批評皇帝好色貪睡,建議以后早起聽朝。說完后趴在地上叩頭不止,鮮血流下一片,響聲聞于宮外。李湛當時也頗為感動,升了劉棲楚的官,又賞賜財物,報答他的效忠朝廷。但李湛的上朝狀況并沒有因此有任何改變。后來,裴度做了宰相,也想改變李湛的這種習慣,但提出的理由卻是: 陛下要延年益壽,就需經常活動活動,多上朝可以作為增加活動量的一種方式;熱天若上朝太晚,就正趕上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刻,若提前上朝,則可避開這個時間。這番話與其說是勸諫,不如說是糊弄小孩子;但它受到李湛的賞識。因此,即使每天上朝,也不會有什么政績的。
李湛做皇帝的時間正是讀書的年齡。他對軍國大事都懶于去問,當然更不愿坐冷板凳。崔郾是李湛的侍講學士,負責給皇帝講解儒家經典,或回答皇帝提出的各種問題。時間過去半年多,崔郾被提升為中書舍人,卻從未有機會給皇帝念過一次書,李湛自己更提不出任何問題。離任之即,崔郾感到愧對圣恩,希望能為皇帝服務一次。李湛卻說:“等我有閑空的時候,一定去向你請教。”賜予一些錦綵后打發出去。崔郾仍不甘心,回去編纂一本書,名為《諸經纂要》,獻給李湛,希望它能給皇帝治國提供一些有益的道理。李湛又賜給他一批財物,書自然又被束之高閣。
李湛的政事雖不繁忙,業余生活卻非常豐富。馬球是唐代盛行的體育活動,李湛也非常喜歡,經常參加或觀戰。騎驢擊球當時剛興起不久,也被引入宮廷; 角抵是源遠流長且開展非常普遍的體育活動; 龍舟比賽規模壯觀而激動人心,這些都是小皇帝愛好并經常觀看的項目。有一次,李湛專門組織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各種活動同時進行,競爭非常激烈,傷亡事故出現多起,皇帝在宮樓上看得異常興奮。宮廷中又有專門戲班,看戲也是他的經常活動。李湛又好在晚上帶人出外捕捉狐貍,當時宮中稱為“打夜狐”。實在沒有活動,他還讓千余人在池中捕魚,把大魚放進新開挖的水池; 觀看大規模捕魚也不失為一種有趣的消遣。李湛一直想到東都洛陽 “巡幸”一番,只因個別藩鎮的威脅才沒有去成。游獵是皇帝的日常活動,皇帝對女色更可為所欲為,李湛在這方面不遜于某些荒淫的皇帝。
李湛雖然年幼無知,卻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為求長生,他的皇宮里經常有和尚或道士進出。道士趙歸真對他說世上確有修煉神仙之術,李湛便派他普天之下去訪求異人,求取長生不老之術; 劉從政也宣揚此道,李湛也讓他四處去找靈藥,并送給他一個光祿少卿的官銜,后來又賜給他兩萬貫錢興修興唐觀。有人說牛頭山上有仙人李龍遷祠,非常靈驗,李湛便派人去查看。使者回來說山脈曾在武則天時被挖斷,李湛下令立即修復。當時正值天寒地凍的季節,為了滿足皇帝的荒唐行為,役夫數萬人冒著刺骨的寒風,在懸崖峭壁上勞作。
李湛做皇帝剛滿一年,浙西觀察使李德裕便遞上一封奏折,題為《丹扆六箴》,內容分六個部分:一曰《宵衣》,批評李湛上朝太晚;二曰《正服》,批評他常穿奇裝異服,不符皇帝身份; 三曰 《罷獻》,批評他對地方征求奇玩異珍名目繁多; 四曰 《納誨》,批評他不接受大臣們的正確意見或建議; 五日 《辨邪》,批評他信任的全是讒諛小人; 六曰《防微》,批評他無節制地嬉戲玩耍。若把這六點連成線,能勾勒出李湛的形象: 是一個浪蕩公子。
李湛的政務交給了紛爭中的權臣,生活卻要靠宮中的太監,各種娛樂活動都要由他們參加。一般說來,李湛對宦官的賞賜特別豐厚,對他們在外面的犯罪行為也特別寬容。但如果不真正賣力滿足他的玩興,便會遭到流配,如犯小過錯,也會遭受一頓毒打。所以,宦官中也有不少人對他不滿意。寶歷二(826)年十二月初八,李湛在夜里出去打獵回來以后,又與宦官劉克明、田務澄、許文端和專以打球為職業的軍將蘇佐明等28人喝起酒來。突然,酒場上的燈全部熄滅,李湛在黑暗中被這伙已有預謀的人殺死,死時不滿18歲,才做了三年差一個月的皇帝。謚號睿武昭愍孝皇帝,墓曰莊陵。
上一篇:惠武帝苻洪
下一篇:敬帝蕭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