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得天獨厚,占盡風流—江西書院文化·走向衰落的江西書院
清初統治者不敢提倡書院。因為,他們害怕明朝官民議論朝政,廣聚生徒,激起反清思想。順治間清廷對書院嚴加控制,就江西省而言,新修書院很少,只是在地方官蔡士英等人的組織下,于順治十年(1653)前后,將白鹿洞、鵝湖、白鷺洲、文教所謂四大書院依次恢復、整理、聘師、開講。這時江西明代遺民的私人講學很盛,如三山講學:宋之盛等星子學者、魏禧等寧都學者、謝文洊等南豐學者,不仕新朝,安于邱園講學聚徒,建立書堂、書院。
康熙年間,江西書院有了很大的發展,新建了大約六十一所書院。其中比較有名的豫章書院,是由巡撫直接掌管的省城書院。信江書院、曲江書院、鐘靈書院、紫陽書院也是建于此時的名書院。這個時期,前朝的舊書院亦有新發展,首先承其“恩澤”的是白鹿洞書院。這些與清廷對江西書院的關照是分不開的。尤其在康熙皇帝的親自關心下,清代江西書院得到很大發展。史載:康熙曾賜豫章書院扁額。又載:康熙二十五年(1686),玄燁親書匾額“學達性天”賜予白鹿書院??滴踔诮鲿簝灪裼屑?,于此可見。
雍正初,清廷對書院的建設曾有所壓制。至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發現書院是個只埋頭讀書的機構,并不損害朝廷的利益,于是下詔在各省省會籌建書院,由此書院數目大增,尤其是官辦書院大增。由于朝廷政策的轉變,此時,不僅有新書院建成,且白鹿洞、白鷺洲、道源等書院又逐漸有了新的修舉。
乾隆間,江西書院有很大的發展,這與清王朝的提倡是分不開的。此間,新建和修復前朝書院的數量雖然不多,然而順治、康熙間所建和修復的書院,此時大都有新的修葺,教學活動亦有新的安排。故就書院活動的總量看,應該是清王朝之最高潮。白鹿洞書院在此時受到特殊的關懷。弘歷曾向白鹿洞書院賜詩、賜賦,并于乾隆九年(1744)賜“洙泗心傳”匾額。作為省城最高學府的豫章書院,乾隆間屢有興修,課士始終維持發展。省城的另一所大書院友教書院,雖在豫章書院興盛以后,一度僅有祀祭,教學無聞。而在乾隆間,仍然得到修葺,并成為布政使特別關心的書院,等等??傊∧觊g,江西全省書院逐漸形成一個由官府全面控制的網絡,省有巡撫、布政使直接控制的豫章、友教書院。各府也有書院。各州縣廳亦有知縣控制的書院。這種書院山長多由官員委聘,或由教官兼任,應聘者亦多半是休致之官。書院的經費掌握在胥吏手中,這都是書院日趨官學化的表現。
嘉慶間,江西書院承康、乾兩朝發展之余緒,繼續維持,略有所發展,然而總的趨勢是走下坡路。白鹿洞作為有全國影響的書院,其經費也日益困乏,其他書院的情況便不言而喻了。
道光以后,江西書院新建的數量不少,然而質量濫極。其中相當多的是私塾、會館、文會、祠廟性質的機構。無論從教學內容和管理方面來看,都每況愈下。
20世紀初,書院這種教育形式終于走到了它的盡頭,近代學校教育——書堂,以新的姿態登上了歷史舞臺。在三五年內,江西書院便紛紛結束了其歷史使命而銷聲匿跡。
上一篇:東北文化·東北民族的風俗習慣·赫哲族
下一篇:八閩文化·八閩科技·造紙與雕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