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不敗之地
一種軍事謀略方法。語源于《孫子兵法》形篇:“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zhàn)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zhàn)者,勝于易勝者也。故善戰(zhàn)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zhàn)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币饧矗侯A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所知道的,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經(jīng)過力戰(zhàn)而后取勝,人都稱好,也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的。這如同能舉起秋毫不算力大,能看到日月不算眼明,能聽到雷聲不算耳靈。古時所謂善于打仗的人,總是取勝于容易戰(zhàn)勝的敵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他取得勝利,既顯不出智謀的名聲,也看不出勇武的功勞。因其取勝無疑問。所以這樣,因其勝利建立在確有把握的基礎上,他所戰(zhàn)勝的敵人是已處于失敗地位的敵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總是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同時又不放過任何足以戰(zhàn)勝敵人的機會。立于不敗之地,指軍隊打仗時,必須處于必勝的地位,有必勝的把握,這樣才能與敵人爭高低。
上一篇:竇建德救鄭
下一篇:管子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