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譯注·乾卦第一·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爲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羣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譯文】 九四爻辭說“或騰躍上進,或退處在淵,必無咎害”,講什麼意思呢? 孔子指出:“這是譬喻賢人的上升、下降是不一定的,并非出于邪念;他的進取、引退也是不一定的,并非脫離衆人。君子增益道德、營修功業,是想抓住時機進取,所以‘必無咎害’。”
【注釋】①上下無常——與下句“進退無恒”爲互文,指第四爻處于可上可下之位,必須根據不同情況決定上下進退。張惠言《周易虞氏義》引虞翻曰: “上謂承五,下謂應初”; 《集解》引荀爽曰: “進謂居五,退謂居初”。案,《正義》以爲“進者,棄位欲躍,是進德之謂也;退者,仍退在淵,是修業之謂也,其意與九三同”,可備一說。②非爲邪——此句與下句“非離羣”爲互文,指九三的上下進退,是順從形勢,既非私自欲望,亦非脫離衆人。《正義》:“上而欲躍,下而欲退,是無常也;意在于公,非是爲邪也。”又引何氏云:“所以進退無恒者,時使之然也,非茍欲離羣也。”
【說明】 本節釋《乾》九四爻辭。
上一篇:周易譯注·乾卦第一《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下一篇:周易譯注·乾卦第一《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