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輕取成都
三國時期軍事謀略個案。公元263年,魏將鄧艾率兵繞開蜀軍主力,引奇兵入西川,一舉滅蜀,創造了“以迂為直”謀略的極為成功的戰例。這年9月,魏軍兵分3路攻蜀,鎮西將軍鐘會率魏軍主力從正面攻入漢中后,企圖一舉奪取劍閣,進逼成都。蜀將姜維率主力憑險抗擊,使鐘會所部受阻,雙方在劍閣對峙。鐘會在劍閣久攻不克,鄧艾建議從陰平由小道經德陽亭到涪城,已出劍閣以西400余里,距成都還有300余里。防守劍閣的姜維必然回救涪城,鐘會便可不戰而入劍閣。如果姜維不救涪城,則可一舉拿下涪城。10月中旬,鄧艾率精銳萬人行無人之地700余里,鑿山開路。將士皆攀木掛樹,繩索束腰,魚貫而進,如天兵降至涪城,城內官軍盡皆投降,而后驅兵至綿竹,兵臨成都,迫后主就范。
從現象看,鄧艾走了彎路,但卻避開了蜀軍精銳,反成捷徑,以迂為真,取得勝利。戰場空間,是雙方兵力置于其中的空間。遠而虛者,易進易行,費時少,遠而為近;近而實者,難攻難進,費時多,近而為遠。高明的謀略家要達到某一政治、軍事、外交目的,以迂為直是常用的韜略。欲其東,先其西,欲求速,先圖緩。表面看,這樣的行動與既定目標遠了,而實則走了直路。
上一篇:道德素質修養
下一篇:邱牟破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