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
南宋軍事謀略人物,字義夫,號樵隱,淮南西路蘄春(今湖北蘄春)人。 家境貧困,少時喜功名,好大言,敢作敢為。因躲避一樁誤傷人命案而從軍效力。素以“捐身報國”著稱于世的夙將趙葵惜才愛士,把他留在軍中,加以重用。余限隨趙葵從事“強邊”、“固本”的戰備工作。由于能依賴民眾進行營田、儲粟、修城、浚濠等項工作,成績卓越,不久即“以功補進入副尉”,接著又“擢將作監主薄。職務上的升遷,使他的才能開始受到朝廷的重視。針對蒙古在京(今河南開封)大造戰船,企圖南侵的陰謀,南宋王朝經過密謀策劃,決定派他率一精銳的敵后突擊隊,燒毀敵之造船設備。嘉靖三年(1239),他率突擊隊深入敵后,靈活機動,到處游擊,運用智謀,結果以寡敵眾,取得不少勝利,表現出獨立指揮軍馬完成一個方面作戰任務的能力。淳祐二年(1242)五月,奉命赴臨安(今浙江杭州)入朝奏對,他針對時弊提出建議,改變過去偏重文士的傾向,主張文武將士平等相待。這次大奏,他被皇帝認為是一位有政治頭腦的實干家、帥才。淳祐二年(1242)12月,改任權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受命挽救四川危局。到任后,貼出《招賢榜》,集思廣益,建立四川山城防御體系。主要內容是:(一)起用有實力的地主豪杰,招納有志事功的賢士;(二)招募民兵忠能,捍衛鄉井;(三)設險守蜀,以步制騎。這些措施豐富了我國古代軍事防御理論,經過他的努力,蒙古軍繞道云南,夾攻四川的計劃被推遲了五年。
上一篇:企業經營謀略古今中外
下一篇:借力競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