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外山·黑龍江之旅·興安嶺·鄂倫春·嘎仙洞·姊妹山
鄂倫春族是東北興安嶺地區的少數民族,1949年以前,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以狩獵和采集為主?!岸鮽惔骸钡囊馑际恰白≡谏綆X上的人”(一說“使用馴鹿的人”)。傳說他們祖居興安嶺,是由熊變來的。遠古時,神仙恩都熱見興安嶺沒有人,就用飛禽的骨頭和肉做起人來,要做十男十女。男人做好了,在做女人時,骨頭和肉不夠了,于是用泥土來補充,但做出的女人一點力氣也沒有,神仙就又吹進去一些力氣。這十男十女以打獵為生。后來,一個獵人在山中打獵時被母熊抓去了,關在山洞內同居多年,不讓出來。生了一只幼熊后母熊漸漸放松了對獵人的看管,獵人便乘機逃跑,母熊追來時,獵人已跑到江邊,上了木排順流而下。母熊又哭又叫勸他回來,獵人不理睬。母熊氣得將小熊一撕兩半,一半扔給獵人,一半自己抱著,哭著走了。傳說,獵人那兒的小熊就是鄂倫春人的祖先。
在鄂倫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西北,有一座很高的山,叫嘎仙高格德。嘎仙高格德的半山腰,有一個天然大石洞,能容納一千多人,很像嘎仙高格德張著的大嘴巴,獵人們叫它嘎仙洞(也有稱之為嘎西汭洞)。
相傳,很久以前,嘎仙洞是天然好獵場,后來這洞被一個大滿蓋(惡魔)霸占了。他亂殺野獸、傷害獵人。恩都熱(神仙)知道了就找到滿蓋,要求它離開嘎仙洞,滿蓋不答應,并提出以比箭術來決定嘎仙洞的歸屬。雙方約定射嘎仙洞的洞蓋,這個洞蓋離洞口40多里,像墻壁一樣聳立著。比賽開始,滿蓋先射,可它力氣不足,箭在中途就落了下來,連射三發都不中;恩都熱卻一箭射穿了洞蓋的右上角,扎下了一個深深的窟隆。滿蓋嚇壞了,撒腿就跑,恩都熱一直把他趕到海里。從此,嘎仙洞就歸恩都熱管轄了。這里又恢復了以前的平靜。
嘎仙洞的神秘不只是因為它的傳說。據史學家考證,嘎仙洞是拓跋族的始祖舊居。洞南北長92米,東西寬27米,高20米。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到嘎仙洞祭祀,“刻祝文于石室之北而還”。現洞壁上仍留有石刻的文字,字跡模糊,不易辨認。
姊妹山在小興安嶺北麓沾河東南。鄂倫春族獵人們叫它們娃都山和雅都山,兩山之間相隔幾道山水,無路相通,據說從來沒有一個獵人能騎馬走過這些阻隔兩山之間的懸崖峭壁和泥濘沼澤。雖然如此,但兩山遙遙相望,可以互相聽見對山的歌聲和呼喚相傳,這是兩個親密無間的姊妹。鄂倫春人以深沉的感情編唱了史詩體的“摩蘇昆”來敘述她們失散的經過和山名的由來。
傳說鄂倫春有兩姊妹,父親曾把姐姐娃都堪許配給一巫婆的大兒子,讓妹妹雅都堪也去他們家生活。巫婆的二兒子是個傻子,巫婆要雅都堪嫁給他。她父親臨死前許婚說,娃都堪嫁大兒子,雅都堪是不是嫁小兒子由她自己定。而雅都堪已愛上本村的一個好獵手歐楞格莫日根。姐姐嫁到巫婆家后,巫婆要妹妹與傻子成婚,妹妹雅都堪只有逃跑,去找自己的心上人歐楞格,姐姐知道了也去追趕妹妹。巫婆怕她們雙雙逃走,就在她們之間作法造成一大片沼澤地和懸崖峭壁,使她們永遠不能相會。但她們遙遙相望互唱山歌,變成了兩座大山——娃都山和雅都山。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南昌之旅·龍沙·郭璞揮杖斬江龍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武漢之旅·東湖·鄂渚澤畔留詩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