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
戰(zhàn)國時期秦國著名謀略家。一作范且。字叔,戰(zhàn)國時魏國人。秦國歷史上繼往開來的賢相。早年家貧如洗,入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隨從須賈出使齊國受到齊襄王賞識,招致須賈妒嫉,被誣告而慘遭嚴刑,不得不詐死埋名,藏匿于民間。周王四十四年(前271),化名為張碌的范睢夜見秦昭王赴魏使臣王稽,密談投秦之事。王稽歸國時于魏國京郊三亭以南,以車載范睢,歸秦。周王四十五年(前270)上書秦昭王主張選賢使能,獎勵軍功、事功,反對用貴任親等選官制度,直剌權(quán)臣“擅厚”(即專權(quán)專利)之時弊,擊中秦昭王的心痛;另書隱秘之語,打下伏筆,誘使秦昭王傳命用專車召之于密室單獨傾談。針對秦國政治弊端,他以“強干弱枝”(即鞏固王位,削弱權(quán)臣)來迎合昭王,并借以推翻將來立足秦廷的政敵。范睢相秦十余年,對外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并擬定四個具體實施步驟:(1)就近重創(chuàng)韓、魏,解除心腹之患,壯大秦國實力;(2)北謀趙,南謀楚,扶弱國,抑強敵,爭奪中間地帶,遏制各國的發(fā)展;(3)韓、魏、趙、楚依附秦國之后,攜五國之重,進而威逼最遠且最強大的對手齊國,使其回避與秦國的競爭;(4)在壓倒各國的優(yōu)勢下,最后一個個消滅韓、魏諸國。范睢施計對韓國發(fā)動一連串戰(zhàn)役,克要塞滎陽,絕太行之道,將韓國一分為三,各個擊破。在秦趙之戰(zhàn)時,使用反間計,使趙孝成王以善于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了常勝將軍廉頗。同時力勸秦王暗中起用名將白起為統(tǒng)帥,一舉取得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的勝利,殲滅趙軍四十五萬。從此秦轉(zhuǎn)入戰(zhàn)略反攻階段。范睢在內(nèi)政方面實施變革,實行“強干弱枝”方針,罷黜以相國穰侯魏冉為首的“四貴”,“強公室,杜私門”,完善中央集權(quán)制度,削弱了以往分封制度所造成的地方上的離心傾向,促進封建割據(jù)走向封建大一統(tǒng)。同時,范睢的“強干弱枝”謀略,不純出于忠君憂國的公心,另有排斥異己勢力的私意。范睢度量不大,“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怒必報”,出于妒忌并為維護獨擅國政的一己私欲,計殺白起,鑄成他一生難以洗刷的忌賢害能的大錯,后漸漸失寵。于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受燕人蔡澤點撥,激流勇退,謝病辭相,旋即病逝。
上一篇:苻堅
下一篇: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