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
太平軍的杰出統帥和謀略家。廣西桂平人,道光三年(1837)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種山燒炭,識字不多,但好交游,富智謀。在平隘山區頗有“人緣”和影響。1846年,參加了拜上帝會,他積極聯絡和組織群眾,成為紫荊山區拜上帝會的首領。1850年夏,參加金田起義。1851年3月建立太平天國。同時建立五軍主將制度,楊秀清為中軍主將,指揮太平軍與前來鎮壓的清軍轉戰在桂平、武宣、象州、平南等地。9月成功地伏擊了提督向榮部清軍,抓住有利時機,指揮太平軍突圍北上,于25日占領了永安州城。受封為東王,節制各王,從此,楊秀清成了太平軍的統帥。主要采取了以下軍事謀略措施:一、進軍兩湖,專意金陵。由于打出廣西,進入湖南,太平軍內部產生了懷戀鄉土的情緒。在領導集團內部也產生了各種想法。楊秀清分析了形勢,高瞻遠矚,力排眾議,主張進軍兩湖,專意金陵。這個意見得到洪秀全的肯定。這一方針的貫徹執行,把廣西一省的起義推向了全國,標志著太平天國領導集團斗爭水平的提高。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太平軍從金田打到南京,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于1853年3月定都南京,正式建立起太平天國農民革命政權。二、北伐京師,西征長江上游。太平軍攻占南京后,派出兩支部隊,進行北伐和西征。北伐部隊因路遠敵眾,又沒有后援,二萬多精銳部隊被清軍全部消滅。西征部隊由于距天京較近,水路交通便捷,經過艱難的拚殺,在安徽、湖北、江西控制了大片地域,沉重地打擊了湘軍,從而保障了天京上游的安全和糧食供給。三、決心摧毀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太平軍攻占南京后,清軍在天京、楊州外圍建立起各擁有萬余兵力的江南、江北大營,伺機攻復金陵。當太平軍主力投入北伐、西征時,清軍的江南、江北大營,則不斷擴充兵力,對太平軍不斷發起進攻。為了擺脫天京外圍的不利戰局,楊秀清決心從湖北、江西、安徽戰場抽調部隊,摧毀江南、江北大營。由于楊秀清審時度勢、決心堅定,江南、江北大營先后被摧毀,大大改善了天京的處境,也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楊秀清治軍嚴謹、賞罰分明,民心佩服。后因居功自傲、不知自忌、胡作非為而遭殺身之禍。
上一篇:杜文秀
下一篇:楊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