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秀
云南回民起義領袖、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字云煥,號百香,道光七年(1827)出生于云南永昌府保山縣一個回族商人家庭。自幼勤學,廣覽群書,13歲便通古代典籍,14歲時以“文章異眾驚人”考取秀才。因兼通回教經典,故很為鄉人推重。1845年5月,在清政府的蓄意挑撥下,引起回漢互斗,死難回民達4000余眾,杜文秀親屬被害多人。他身負受難者家屬重托,赴京告狀,但清廷卻草率了結。嚴酷的現實使他看清了封建統治者的真面目,決定伺機發動起義武裝反抗清王朝的壓迫。1854年,清統治者又乘機挑起回、漢沖突,并下令聚團滅回實行屠殺政策。杜文秀決定立即發動起義。1856年9月15日,杜文秀率蒙化回眾數千人經下關直撲大理,在城內回民接應下,一舉攻占府城。在此前后,云南各地回民相繼樹起反清義旗。各支義軍遙相呼應,占領滇西重鎮大理。清廷十分驚惶,10月11日,鶴麗鎮千總張正泰率兵將大理城包圍。義軍首領多有膽怯者,杜文秀卻很鎮定,他調兵遣將,分三路夾擊敵人,大獲全勝,士氣為之大振。杜文秀以其出眾指揮才能,被推為總統兵馬大元帥。之后,他不失時機地分派兵將四出攻取滇西各地,到1863年2月,起義軍已占領了滇西33城,開辟了廣闊的根據地。為加強根據地內的各項建設,杜文秀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1)加強民族團結,爭取各族人民的支持。對回、漢或其他民族,“一以公平處之”,“且漢眾回寡,尤須重用漢人。”這與清政府民族壓迫政策形成鮮明對照。(2)發展農業,扶持工商業。每攻占一地,即招集流民,開墾荒地,并由政府發給耕牛、農具、種籽。實行輕徭薄賦政策,鼓勵發展工商業,積極發展對外貿易,與緬甸建立起頻繁的貿易關系。(3)整治吏治與軍隊。制定了《管理軍政條例》,要求文武官員均“須以廉潔自持”,不準私索民間分文,不得與百姓買賣牲畜什物等,以防強買估賣,違者斬首。(4)重視文化教育。興辦學校,由政府出錢聘請有學問的人任教。杜文秀時常親監學校,出題目令學生作文,一時文風蔚然。這些都充分表現了杜文秀的出色的軍事、政治謀略才能。
上一篇:李勝經營管理藝術
下一篇:楊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