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赫巴托爾生平簡介,蘇赫巴托爾歷史評價,蘇赫巴托爾怎么死的?
蘇赫巴托爾(Сухбаатар1893—1923年),蒙古人民革命黨和蒙古人民革命軍的締造者之一。
蘇赫巴托爾原名蘇赫,出生在喀爾喀蒙古買賣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阿木古郎巴托爾)的一個貧苦牧民家庭,父親達木丁是個忠厚老實的普通牧民。達木丁一家原來住在喀爾喀蒙古車臣汗艾馬克①耀斯圖貝子杜爾基扎布旗。1890年,他帶著全家遷到買賣城。蘇赫巴托爾出生的那天,他哥哥上山砍柴時拾到一把斧頭(蒙古語音譯為“蘇赫”),于是就給這新生兒取名“蘇赫”。當時家里生活非常貧困,依靠父親做零工的微薄工資維持生活。蘇赫巴托爾的母親漢德是個勤勞樂觀、善于操持家務的善良婦女。他有兩個哥哥、兩個妹妹,大妹妹出生后因家庭生活困難送給了人。
蘇赫巴托爾的童年時期正是清王朝統(tǒng)治的末期。當時外蒙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沙皇俄國對外蒙古這塊土地早就懷有侵略野心。從十八世紀下半葉起,不斷派人到這個地區(qū)進行偵察,收集情報。到二十世紀初,沙俄伙同其他列強劃分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把外蒙古列為它的“勢力范圍”。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清朝的反動統(tǒng)治以及蒙古封建主的殘酷剝削,廣大阿拉特①群眾處于悲慘的境地。
蘇赫巴托爾4—5歲的時候,他家又從買賣城搬到崑蘇勒。崑蘇勒離庫倫(現(xiàn)在的烏蘭巴托市)很近,當時是沙俄駐蒙古領事館所在地,那里有很多俄國工人。蘇赫巴托爾從那時就學了一點俄語。
1907年,14歲的蘇赫巴托爾到經(jīng)營驛站的扎本楊家里做工,成了寶爾格力岱到庫倫之間驛站上的一名驛工。驛工是個很苦的差事,經(jīng)常遭到主人的打罵。同時,驛工生活使他有機會親眼看到清朝官吏、蒙古封建主橫行霸道,欺壓人民群眾的情形。這在他幼小的心靈里點燃了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仇恨的火焰。因為工資太低,無法維持家庭生活,蘇赫巴托爾只干了一年多就回家了。
正在這時,外蒙古內(nèi)務部的宰桑扎木楊辦了一所學校,準備招收一部分兒童入學。父親獲悉后,經(jīng)過苦苦哀求,獲準讓蘇赫巴托爾進入這所學校。他學習非常刻苦,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優(yōu)秀。就在他學習期間,父親調(diào)到監(jiān)獄里當兵,家也隨著搬到那里。這使他有機會目睹監(jiān)獄折磨犯人的情景。起初他不明白這些人被關押的原因。父親告訴他,他們之所以被關押是因為無力替王爺還債和交不起捐稅。這些話對蘇赫巴托爾后來參加革命活動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
1898年后,清政府在國內(nèi)外社會經(jīng)濟危機的逼迫下,為了挽救它的統(tǒng)治實行變法維新。1910年,駐庫倫的辦事大臣也仿效內(nèi)地在外蒙古搞“新政”。外蒙古封建主要保持其統(tǒng)治地位,反對“新政”。1911年7月,外蒙封建王公以會盟為名聚會密議“新政”。打算就“蒙古自治”問題與沙俄取得聯(lián)系。
1911年8月15日,以杭達多爾濟親王為首的親俄派蒙古封建主代表團抵達彼得堡。沙俄對他們隆重接待,立即召開特別會議進行研究。俄國政府認為這是插手蒙古的極好機會。1911年10月,中國爆發(fā)辛亥革命。沙俄乘機擴大對中國的侵略。經(jīng)過與外蒙古封建代表談判,俄國政府決定派800名士兵開赴庫倫,運送大批武器彈藥給外蒙古親俄分子。它還指使其駐華公使利用“華南革命運動所給予中國政府的困難”。10月中旬,外蒙古代表團返回庫倫,極力鼓吹外蒙古與俄國“合作”,脫離中國,建立所謂“獨立”國家。他們首先成立了由封建王公和高級喇嘛組成的委員會,然后把各旗的蒙古部隊秘密調(diào)到庫倫。經(jīng)過一番周密布置,他們向清朝中央政府駐外蒙古的辦事大臣三多提出最后通牒,要他立即離開外蒙古。1911年12月1日,沙俄駐庫倫總領事代替外蒙古封建主叛亂集團宣布獨立,建立“大蒙古國”。12月16日,舉行哲布尊丹巴登汗位儀式,建立“自治政府”,宣布大蒙古國成立,以“共戴”為年號。這個所謂“大蒙古國”不過是沙俄控制下的一個傀儡政權。它設立外交、內(nèi)政、軍事、財政及司法五個部。根據(jù)軍事部計劃,決定組建蒙古軍。
1912年,19歲的蘇赫巴托爾應征入伍,參加自治軍。在胡吉爾圖卜郎的部隊里做炊事和勤雜工作。后來調(diào)到正式作戰(zhàn)部隊,被提升為排長。在這一年,他與楊吉瑪結婚。1913年,蘇赫巴托爾被提升為機槍連副連長。在部隊期間,他結識了來自蒙古各地的有志之士,進一步了解各旗阿拉特群眾的悲慘生活。
蘇赫巴托爾經(jīng)常教育士兵,習武并不是為了給封建主賣命,而是為了民族的未來。他不僅向士兵傳授軍事技術,而且經(jīng)常講解世界大事,視士兵為兄弟。因此,士兵親切地稱他“巴格希”(蒙語“老師”),而不是叫他“達爾”(長官)。
外蒙古自從在沙俄策動下脫離中國實行“獨立”后,政權仍把持在以喇嘛教首腦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大僧俗封建主之手,廣大阿拉特群眾依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1917年,俄國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興起了世界范圍的革命風暴。與蘇俄毗鄰的蒙古人民很快得到關于十月革命的消息。
1918年,“大蒙古國”政府兵務衙門對蘇赫巴托爾在軍隊中的影響深感不安,以急需懂得蒙文的人去排印法典為借口,調(diào)他到中蒙印刷所當排字工。
蘇赫巴托爾到印刷所后,很快就結識了一些僑居蒙古的俄國革命者。他從他們那里了解到十月革命的真實情況。1918年底,蘇赫巴托爾在東庫倫成立了第一個秘密革命小組。喬巴山在崑蘇勒組織了另一個秘密革命小組。這兩個革命小組單獨活動,沒有統(tǒng)一的綱領,也沒有什么聯(lián)系。革命小組的主要活動是張貼標語,散發(fā)傳單,宣傳和組織群眾,揭露封建王公的罪行,號召阿拉特群眾起來革命,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的革命小組為蒙古人民革命黨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稍后,蘇赫巴托爾小組同喬巴山革命小組取得了聯(lián)系,協(xié)同開展了革命活動。
1919年秋,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第一次會見。從這以后,蒙古人民革命的兩位領導人開始了親密的合作。
1920年,共產(chǎn)國際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這年春天,共產(chǎn)國際遠東部隊蘇爾果闊夫到蒙古,在庫倫與蘇赫巴托爾取得聯(lián)系,了解蒙古革命情況,幫助建立統(tǒng)一的革命組織。
這個時期,外蒙古的局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哲布尊丹巴政府懼怕十月革命的影響,經(jīng)濟上也難以繼續(xù)維持下去,困難重重,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于1919年夏天開始了與中國政府關于取消自治的談判。中國政府派駐庫倫督辦陳毅為談判代表,最后簽訂了《改善蒙古未來地位的六十四條》。“六十四條”中,中國政府答應保留蒙古王公貴族一切特權;外蒙古撤消自治政府。外蒙古自治政府在討論“六十四條”的時候,由于中小封建主的反對,未能實施。1919年10月,安福系軍閥徐樹錚以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身份來到庫倫,受權解決取消外蒙古自治問題。同年11月22日,外蒙古自治政府宣告取消。這一地區(qū)歸中國西北籌邊使統(tǒng)轄,哲布尊丹巴被允許保留汗的稱號。
外蒙古自治政府取消后,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的活動更困難了。在共產(chǎn)國際幫助下,1920年6月25日兩個革命小組合并,決定成立一個革命政黨,名為“蒙古人民黨”,即蒙古人民革命黨的前身。蘇赫巴托爾在會上作了關于未來黨的奮斗目標及當前任務的報告。會上決定擴大組織,吸收黨員,通過了《黨員誓詞》。在蘇赫巴托爾倡議下,決定組織蒙古革命者代表團赴蘇俄,請求援助。代表團分兩批先后離開庫倫,前往蘇俄。8月15日,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率領的蒙古代表團到達伊爾庫茨克。經(jīng)過激烈的爭論,代表團最后決定以蒙古人民黨名義起草了致蘇俄政府的請援書。8月24日,決定把代表團成員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人到莫斯科去,派一人回庫倫,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留在伊爾庫茨克。
在伊爾庫茨克期間,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到蘇俄紅軍學校學習軍事技術。1920年11月上旬,派往莫斯科的代表電告聯(lián)系成功。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決定立即回到蒙古開展工作。鑒于當時形勢,暫時以恰克圖為中心。
在恰克圖,蘇赫巴托爾與喬巴山為召開人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進行緊張的籌備工作。他們還在邊境一帶的牧民中開展宣傳工作,著手組織游擊隊。
1921年3月1日,在共產(chǎn)國際的幫助下,蘇赫巴托爾主持在恰克圖召開了蒙古人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共26人。“一大”宣布蒙古人民黨正式成立,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蒙古人民黨告全體人民書》。代表大會決定將游擊隊改編為人民軍,成立人民軍司令部,蘇赫巴托爾被任命為總司令。后來他又被選為臨時人民政府軍事部部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蘇赫巴托爾率領人民軍部隊于1921年3月18日攻占了買賣城。后來就把這一天定為蒙古人民軍建軍節(jié)。
這個時期,外蒙古的局勢更加復雜。白匪溫琴部隊竄入蒙古,于1921年2月4日占領庫倫。溫琴勾結哲布尊丹巴,于1921年2月21日舉行重登汗位的典禮,并組織政府。白匪在庫倫對蒙古革命者進行了大屠殺。蒙古境內(nèi)出現(xiàn)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蘇赫巴托爾建議蘇俄政府給蒙古人民以軍事援助,把白匪趕出去。蘇俄紅軍部隊很快開進外蒙古。蘇赫巴托爾領導的人民軍在蘇軍配合下,擊敗了白匪部隊,解放了庫倫。1921年7月11日,蒙古人民革命政府宣告成立。鑒于當時的特殊形勢,實行以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君主立憲政體,規(guī)定哲布尊丹巴只管理喇嘛教教務,不理政務。蘇赫巴托爾被任命為人民軍軍事部長。
蘇赫巴托爾在任軍事部長期間,蘇聯(lián)政府授予他“紅旗勛章”,蒙古人民革命政府授予他“卓力克圖—巴托爾”(勇敢的英雄)稱號。
1921年10月,蘇赫巴托爾率領蒙古代表團赴蘇俄。11月5日,他代表蒙古政府在蒙蘇友好協(xié)定書上簽字。蒙古代表團在蘇期間,列寧親自接見了蘇赫巴托爾等人。列寧說:“我早已聽到你們蒙古的消息,我感到很高興。蒙古革命發(fā)展的很快,歐洲一些偉大革命家所未能辦到的事情,你們蒙古人在短時間(一年)內(nèi)辦到了。蒙古人民依靠俄國革命的無產(chǎn)階級,在幾個月里就完成了其他國家在數(shù)百年內(nèi)所做的工作”。
列寧肯定了蒙古人民革命的意義,并主張蒙古人民革命黨應繼續(xù)以群眾性政黨的面貌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希望蒙古人民在“非資本主義道路”上取得經(jīng)驗和成績。
蘇赫巴托爾在莫斯科期間,參加十月革命四周年慶祝活動,了解蘇俄革命和建設情況,并同盧那察爾斯基、庫爾斯基等著名領導人進行過交談。他還訪問過彼得格勒。
隨著革命的深入發(fā)展,蒙古內(nèi)部的階級斗爭更加尖銳化。反動的封建王公喇嘛仇視新生的政權,千方百計進行破壞。1923年2月22日,階級敵人乘蘇赫巴托爾患病之機,用毒藥殺害了他。時年30歲。蒙古人民為了永遠紀念這位人民革命的領袖,在烏蘭巴托市修建了紀念碑。
蘇赫巴托爾建立的蒙古人民革命黨(原名“蒙古人民黨”),不是無產(chǎn)階級政黨。由于歷史的原因,當時蒙古還沒有工人階級,因此,它的主要成員是牧民。三十年代末期,隨著蒙古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工人階級人數(shù)有所增長。蒙古人民革命黨內(nèi)工人黨員逐漸增多。1940年蒙古人民革命黨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綱,首次提出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學說作為蒙黨領導蒙古人民進行斗爭的指針。
本文由謀略學網(wǎng)整理發(fā)布,若轉(zhuǎn)載本篇文章,請保留本文出處與鏈接。
轉(zhuǎn)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832.html
上一篇:蘇萊曼一世生平簡介,蘇萊曼一世歷史評價,蘇萊曼一世怎么死的?
下一篇:英諾森三世生平簡介,英諾森三世歷史評價,英諾森三世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