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
春秋末年越國國君,著名謀略家,又稱執。公元前497至前465年在位。即位這年曾在李(今浙江嘉興西南)大敗吳軍,吳王闔閭受傷死,結仇。吳王闔閭之子夫差即位為國王,拜伍子胥為相國。夫差牢記先父遺言,決心報殺父之仇。日夜操練,備伐越。勾踐聽后,不聽大夫范蠡勸告,起兵先攻吳。被夫差擊敗于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退保令稽山(主峰在今浙江嵊縣西北),忍辱求和。勾踐夫婦和范蠡到姑蘇,吳王夫差讓其住在闔閭墳幕旁一間石室,為吳王養馬。勾踐忍辱,小心伺候夫差,百依百順,為夫差趨車拉馬,以臣奴身份親伺夫差于病塌,得夫差信任。公元前491年,夫差放勾踐回越國。回國后他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任用范蠡、文種等人,矢志復仇。他時刻不忘亡國恥辱,不讓舒適生活消磨自己意志,親自耕作,讓夫人親自養蠶、織布,飲不食肉,衣不穿綢,解百姓疾苦。對夫差以進貢美女迷惑,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日益強盛。越王勾踐16年(前482年),乘夫差與諸候在黃池(今河南肘丘西南)會盟之機,率軍攻入吳都,俘吳太子友。后又再次擊敗吳軍于笠澤(今太湖,一說吳淞江),前473年滅吳,迫使夫差自殺。繼即渡淮,在徐州(今山東臊縣南)大會諸侯,號稱霸主。勾踐成功后誅殺功臣,自大傲慢,國勢也逐漸衰敗。但他失敗后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發憤圖強的毅力和精神對后人影響很大。
上一篇: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軍事戰略思想
下一篇:化零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