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力二世生平簡介,腓力二世歷史評價,腓力二世怎么死的?
腓力二世(PhilippeⅡ,1165—1223),法國卡佩王朝第一個享有盛名的國王。他合并了法國大批封建領地,實行了重要的行政改革。由于他大大擴張了王室領地,因此有“奧古斯都”①之稱。
十二世紀上半葉以前,法國是一個封建割據局面嚴重的君主國家,全境分成一些大小不等的公爵領地和伯爵領地,而這些領地又分成無數較小的封建領地。卡佩王朝初期歷代國王的權力極其微弱,他們雖有國王的尊號,但是和其他領主幾乎沒有什么區別,甚至還不如某些封建領主強大。王室領地只是一塊小得可憐的狹長地帶,只包括兩個大城市——巴黎和奧爾良。領地占據了塞納河和羅亞爾河的中游,然而兩條河的河口、下游和上游都屬于別的封建主。國王的領地被團團包圍在最大的幾個封建諸侯的領地中:北方有弗蘭德爾、諾曼底和布列塔尼,東方有香檳和勃艮第,南方有土魯茲,西方有安茹和阿奎丹。這些領地儼然象一個個小國家,行動完全獨立,有時甚至尋釁和國王打仗,因此國王出巡時必須有大批武裝隨從護送。
對卡佩王朝來說,最危險的政敵還是英國。1154年,法國的安茹伯爵亨利作了英國國王,開創了金雀花王朝。他和阿奎丹女公爵愛林娜的婚姻使他在法蘭西領土上,除了原有的諾曼底、緬因、安茹、杜萊納等地之外,又加上了整個阿奎丹。英國在法蘭西的領地比法國王室領地大好幾倍,它統治著2/3的法國領土,始終威脅著法蘭西的安全。
在王權衰微,群雄割據的情況下,卡佩王朝為了不使繼承權旁落,從十世紀到十二世紀中葉,實行了國王生前就為其繼承人加冕的辦法。和“老王”共同治理國家的通常還有一個“少王”。腓力就是在他父親路易七世患了半身不遂之癥、生命垂危時,即1179年11月1日,在蘭斯接受了加冕,當時他年方十四。
腓力二世尚在少年時就顯示出罕見的智慧和魄力。當時他的四個舅舅企圖利用他的年輕來控制法蘭西,為了擺脫他們的監護腓力二世于1180年4月,和弗蘭德爾伯爵的侄女伊薩白拉結婚,因此他得到了作為新娘嫁妝帶來的阿圖瓦。當1180年9月老王路易七世去世時,腓力二世不僅在名義上,而且實際上已成為獨立的君主。從1181年起,他和結為聯盟的弗蘭德爾、愛諾、布洛瓦和沙特伯爵以及勃艮第公爵進行了五年斷斷續續的戰爭,于1185年合并了威爾曼圖瓦伯爵領地和亞眠。
腓力二世統治的大政方針是徹底收回英國所占領的法蘭西領土。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同金雀花王朝的國王亨利二世、理查一世和約翰的斗爭中。從力量對比上來說,法王腓力二世處于劣勢,然而他善于巧妙而干練地利用這個強大家族的內部矛盾,如亨利二世和他四個兒子之間的不和,四個兄弟之間的或叔侄之間的爭權奪利,來分化和削弱他們的力量。他講求實際,只要能達到目的,哪怕不擇手段、背信棄義都在所不惜。
1187年夏,腓力二世首先向貝里發起進攻,亨利二世被迫出讓伊蘇曼和弗雷特伐爾,以求停戰。1188年,腓力又利用亨利和他的三子理查的不睦,聯合向法王表示臣服的理查,同亨利對抗,迫使亨利于1189年7月在阿扎-勒-里多投降,并把格拉塞讓與腓力。兩天后,亨利去世,理查即位。
一度是腓力的同盟者的理查,年輕而勇敢,素被稱為“中世紀騎士之花”。腓力認為,他對法國必將構成比年老的亨利更加巨大的威脅,他決心消滅這個勁敵。1190年,英法兩位國王各自從本國出發,到圣地巴勒斯坦去參加反對薩拉丁的第三次十字軍遠征。正當他們共同襲擊阿克城時,腓力突然病倒。他以病為借口,立即于1191年底返抵法國。乘理查遠離國內之際,腓力與理查幼弟約翰串通,準備向英王在法國的領地進攻。當理查得到關于他的弟弟約翰在腓力的支持下企圖篡奪他的王位的消息時,也離開圣地趕回英國,然而途中卻被曾同他在十字軍東征中結下怨仇的奧地利公爵利奧波爾德俘獲。翌年,公爵又把他轉交給德皇亨利六世。腓力二世竭盡全力,以重金懇求德皇無限期延長囚禁理查的時間。理查還是于1194年3月回到了英國,并決心復仇,向腓力二世宣戰。從1194年7月的弗雷特伐爾戰役到1198年的庫爾塞爾戰役,法王連連失利,損失慘重。不料理查于1199年在利摩贊的沙露城堡包圍戰中被殺,使腓力二世絕路逢生,擺脫困境。
理查沒有子女,由約翰繼承王位,但他的繼承權引起了爭議,尤其遭到他的侄子布列塔尼公爵阿瑟的反對。這對奸詐的腓力來說又是一次天賜良機,他佯裝維護公道,支持阿瑟,并同約翰發生了多次小規模沖突。意志薄弱的約翰為了保住繼承權,不得不于1200年和腓力簽訂勒古萊條約,以求腓力承認他為理查的繼承人;作為交換條件,約翰承認自己是法王的臣屬,并把愛弗羅和諾曼底的威克圣讓與腓力。得到了好處的法王這時早已把他的被保護人阿瑟拋在腦后了!
不久,由于約翰強娶阿奎丹呂西尼昂家族于格公爵的未婚妻依薩貝拉,而與該家族發生沖突。呂西尼昂家族向國王法庭提出控告,由于約翰拒絕作為法王臣屬出庭,腓力二世于1202年4月對英王約翰進行缺席審判,以不忠為罪名,剝奪他在法國領地的一切權利,于是國王軍隊立即向諾曼底進發。1204年夏托-加耶戰役后,法王終于占領了諾曼底。從1204—1208年,約翰在與法王的交戰中,連遭慘敗,失去了他在法國的其他領地緬因、安茹、杜萊納和大部分波亞圖,至此,只有基恩加斯科尼以及英法海峽中的一些島嶼還仍屬于他。
由于兼并了絕大部分英國在法國的領地,法國聲威大震,打破了以往西歐力量對比的狀況。在短時期內就丟失了大片領地的約翰不甘心失敗,他糾集了弗蘭德爾伯爵、布倫伯爵、愛諾伯爵以及德皇奧托四世結成同盟,于1214年從西部和東北部兩面向法蘭西領土夾擊。約翰包圍了洛什-奧-莫瓦納,但當腓力之子路易的援軍一到,英軍便不戰而敗。幾乎同時,腓力在著名的布汶戰役中大獲全勝,僅一月之內,就粉碎了同盟。英吉利-安茹帝國在法國的力量徹底被摧毀,腓力二世成了北法蘭西很大一部分領土上的真正君主。
法王腓力也沒有忽視南方領土。十二世紀中葉,在南法蘭西的城市里出現了異教——阿爾比教派(異教的主要中心在阿爾比城)。在宗教外衣下,他們展開了反封建和反天主教會的斗爭。除了市民以外,一些騎士和貴族,如土魯茲伯爵雷蒙六世也加入了這個教派。他們企圖利用阿爾比教派反對正宗教會的情緒以奪取教會的財產,并利用阿爾比教會對封建秩序的不滿以據地自雄,阻礙法國的統一。1209年,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北法蘭西諸主教組織十字軍,遠征南方,消滅“異教徒”。腓力二世雖然因忙于同金雀花王朝作戰而未曾親自參加遠征,但他允許他的臣屬和騎士去參戰,腓力的臣屬西蒙·德·蒙弗便是遠征軍司令。仇視異端的國王顯然期望遠征成功,并能從中漁利,于是他同意他的兒子路易戴上十字架,于1215和1219年兩次參加十字軍作戰。西蒙在南方占領了很多城市,雖因他于1218年在土魯茲被殺,而未能征服整個南方,但為腓力的孫子路易九世把法蘭西王室領地一直擴展至地中海沿岸創造了條件。1229年(腓力去世后六年),雷蒙六世的兒子雷蒙七世把所有領地獻給路易九世,南法蘭西終歸王室管轄。
腓力二世統一法蘭西領土的事業進展得很快,到十三世紀初,只剩下四個仍然獨立的大領地:弗蘭德爾、布列塔尼、勃艮第和香檳。
腓力不僅通過擴大王室領地,而且通過組織強有力的行政機構來鞏固王權。他在擴大了的王室領地內實行重要的行政改革。國王的全部領土被劃成若干行政區,并設行政長官巴伊統轄全區,中部和南部地區由叫做塞內沙爾的行政長官治理。這些官吏總攬當地一切政務,管理司法審判、征稅和征募民兵。他們由國王從貴族中任命,領取薪俸,可以調任或罷免。這種制度在腓力二世以后一直沿襲下來,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后來法國政治機構的雛型。這個意義上說,腓力二世是一個締造者。
腓力二世的政策有利于城市。從十一世紀開始,很多城市為了反抗封建領主的權威,采取激烈行動,組織公社。經無數斗爭,有的城市獲得建立公社的特許,成為自由城市。腓力二世經常支持城市對封建領主的斗爭。他邀請城市的名人參加男爵和教士會議,在他們中間選擇他的顧問。他保護商業發展,給商人以自由和特權,反對過分的通行稅。在他以前,法蘭西的城市還從未遇到過象他那樣的保護人。而自由城市也支持國王和封建主的斗爭,在布汶戰役中,自由公社的城市民軍就起了極大的作用,這一點證明王權已和城市結成了政治同盟。
腓力二世還致力于巴黎的建設。他在巴黎周圍建起了新的城墻,為設防需要,在塞納河左岸和右岸各筑有34個和33個圓形塔樓。他第一次修建了盧浮宮,存放國家檔案。他鋪設巴黎的主要街道。這一切使巴黎初步具有了首都的面貌。過去習慣于常年巡行的法國國王逐漸開始定居于首都。
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在1223年7月14日死于芒特。由于他認為王權已足夠強大,因此他沒有在生前為長子加冕,與他共同執政,這在卡佩王朝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事實確實如此,通過大規模的征服和強有力的統治,他最后終于使自己成為當時西歐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國王。
本文由謀略學網整理發布,若轉載本篇文章,請保留本文出處與鏈接。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672.html
上一篇:胡登生平簡介,胡登歷史評價,胡登怎么死的?
下一篇:腓力二世生平簡介,腓力二世歷史評價,腓力二世怎么死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