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武帝慕容德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 (399) 八月,一個秋高氣爽的吉日。青州廣固 (今山東青州西北)城內一派節日景象,張燈結彩,鼓樂喧天。神氣活現的禁軍在大街小巷游弋,耀武揚威的騎兵在驃肥體壯的蒙古馬上招搖過市,嘈雜的人聲中不時可以聽到幾句鮮卑語。南郊正在舉行隆重的登基大典,從未見過這種大場面的黎民百姓不免有些興奮和好奇。
齊魯大地迎來了一位新皇帝,群雄逐鹿的中原添了一個新國家。新皇帝叫慕容德,新國家叫南燕。
一、青年有為
慕容德字玄明,鮮卑族人,是前燕主慕容皝的小兒子,生于東晉咸康二年(336)。他的母親公孫氏大概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當接班人,因而宣稱,在懷孕之時曾經夢見一輪紅日投入自己的肚臍。后來的文人又添油加醋,說這孩子的額頭上天生有日月重文。不管怎么說,慕容德不到20歲,已經身長八尺二寸,大約相當于現在的二米。體格健壯魁偉,相貌英俊。他博覽群書,有勇有謀,謙虛謹慎,十分討人喜歡。
慕容德自十八歲被前燕主慕容儁封為梁公之后, 歷任幽州刺史、 左衛將軍。 慕容繼位后,改封范陽王,不久又遷任魏尹,加散騎常侍。他的才干和卓識,很快就顯示了出來。
東晉太和二年(367)九月,前秦主苻堅得悉晉公柳、趙公雙、魏公庾、燕公武等宗室四公密謀作亂,下令征調他們回長安。四王聞訊,便于同年十月舉兵反叛。第二年正月,符堅調兵遣將,分兵討伐。魏公苻庾見勢不妙,以陜城降燕,請求前燕出兵救援。慕容德立即上疏說: “先帝應天受命,志在統一天下。現在苻氏骨肉分離,國家一分為五,苻庾已來投誠請援,實為天賜我大燕以滅秦良機。應立即命皇甫真救蒲阪,吳王慕容垂救苻庾,太傅慕容評總統勁兵為后繼,同時傳檄三輔,關隴百姓必定望風響應,統一之日也就不久了。”這篇慷慨激昂,精辟入理的上疏,博得了朝廷有識之士的一致贊賞,贊成出兵。然而,掌握實權的太傅慕容評卻陰陽怪氣,不緊不慢地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秦是大國,現在雖有困難,想打它的主意不容易。我們的智謀卻不如已故的太宰慕容恪,能求得閉關保境就不錯了,消滅秦國不是我們能干的事情。”輔政的太傅表了態,年幼的小皇帝慕容自然點頭照辦。 于是, 一次兩進的良機便白白丟掉了。
不過,慕容德的兄長慕容垂卻深為他弟弟能有如此才識而高興,以后便常常和他討論軍國大事。慕容德每次都會發表一些精辟的見解,慕容垂不禁興奮地說:“你的才干大有長進,真是今非昔比了!”
太和四年 (369),東晉大司馬桓溫率兵伐燕,在黃墟大敗燕軍后,進抵枋頭 (今河南浚縣淇門渡),燕都鄴城震動。前燕君臣十分恐慌,打算遷都和龍 (今遼寧朝陽)。慕容德又和慕容垂一起力主抵抗,率兵連敗晉軍,迫使桓溫糧盡退兵,跑到襄邑 (今河南睢縣),又遭到預先埋伏的慕容德和尾追不舍的慕容垂鐵騎前后夾擊,死傷三萬多人。
慕容垂擊敗晉軍后,威名大振,引起太傅慕容評和太后可足渾氏的嫉忌,密謀置他于死地。慕容垂被迫投奔苻堅,慕容德也因此受到牽連,被罷了官。
二、復燕勛臣
自慕容垂被逼走后,前燕在太后可足渾氏和太傅慕容評操縱下,貪污腐敗,百姓怨憤,一天不如一天。到太和五年 (370) 十一月,便被苻堅滅亡。君臣百姓四萬余戶被遷往長安。苻堅主張夷狄應當和睦相處,各族都要一視同仁,因此,讓前燕君臣分別都當了秦的文官武將。慕容德被委任為張掖太守。
一幌就是四年,大家都在等待機會。苻堅等待機會滅晉,燕國君臣等待機會復國。
機會終于來了。
太和八年 (383),苻堅以為時機成熟,大舉伐晉。孰料淝水一戰,秦軍慘敗。苻堅單騎逃回淮北。沿途收羅千余殘兵,投奔了當時唯一保持完整的慕容垂部。慕容德力主“乘秦弱而圖之。”但未被慕容垂接受。 到滎陽后, 慕容德又勸說慕容起兵復燕, 又未被采納。的確,具有慕容德這樣敏銳的政治嗅覺預見到新的割據形勢已經來到的人,當時還很少。
跟著苻堅返回長安途中,慕容垂經過深思熟慮,終于決定開始復國行動。在澠池征得苻堅同意后東行,經過一個月的準備,于太元九年(384)正月在滎陽稱燕王,以慕容德為車騎大將軍,封范陽王,居中鎮衛,參斷政事。經過兩年的征戰,總算站穩了腳。太元十一年(386)正月,慕容垂即位稱帝,正式建立后燕。慕容德任尚書令,居宰相之位,舉足輕重。
后燕迅速消滅了前秦在關東的勢力,平定了割據河南的丁零翟釗。太元十七年(392) 十月,君臣開始討論討伐西燕的問題。當時西燕主慕容永有兵十萬,將領們都懷疑能不能吞下這塊肥肉,主張以后再說。慕容垂正打算聽從這種意見,慕容德站了起來,力排眾議,說:“慕容永作為燕之宗室,僭位稱帝,惑亂民心,必須堅決消滅,以一眾聽。現在時機緊迫,雖然士卒疲乏,但兵法上有 ‘不得已而用之’ 的說法,怎么可以不去討伐呢?”慕容垂聽完立刻放聲大笑,說: “你的意見和我相同。吾快老了,不過拿出我的全部本事來,還足以滅掉西燕。總不能留著它讓子孫受累! 我的方針就這么定了!”隨即出兵攻伐西燕。次年八月便攻下西燕都城長子,滅了西燕。后燕勢力此時達到鼎盛,慕容德的貢獻是不可淹沒的。
不過,形勢正在變化。北方的拓跋珪乘前秦瓦解之機,也在盛樂稱王,建立了北魏,并且迅速強大起來。開始還與燕保持友好,后來就斷絕了來往,漸漸有了圖燕之心。后燕當然容不得它。太元二十年(395)五月,太子慕容寶帥眾八萬伐魏,慕容德等率步騎一萬八千為后繼。燕軍深入五原,拓跋珪封鎖交通,讓抓獲的燕國信使向慕容寶謊報慕容垂已死,燕軍中計,人心騷動,于十月二十五日渡過黃河向南撤退,寶等見河水未冰,以為魏兵無法渡河,不設防衛。誰知到十一月初三,西北風一刮,黃河結冰,魏軍乘機渡河急追。燕軍退到參合陂,忽然狂風大作,黑云迷漫,隨軍和尚曇猛懂得一點天文地理,忙向慕容寶說:“風暴迅猛,魏兵可能追來,應當趕快派兵防備。”慕容寶根本不信,慕容麟更以 “妄言驚眾,當斬”威嚇和尚。這時,慕容德又站出來勸慕容寶采納和尚之言,慕容寶才勉強派了慕容麟率騎兵三萬殿后,以備非常。可是慕容麟卻依然讓部下任意游獵,不作防備。魏軍追兵于初九日乘夜登上山陂,第二天日出后如神兵天降,向陂東燕軍沖殺下來,燕兵死一萬余人,被俘四五萬人,慕容寶等均單騎逃走。被俘燕兵隨即也被全部坑殺。燕軍這次慘敗,和沒有高度重視曇猛、慕容德的意見有極大關系。
三、臨危受命
參合陂之戰,燕軍精銳損失大半,和魏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變化,但燕主慕容垂卻不愿意承認這個現實。第二年 (396)三月,便又傾巢出動,親征北魏。拓跋珪見來勢兇猛,不與燕軍正面交鋒,率主力遠避,留陳留公拓跋虔守平城。拓跋虔驕傲大意,燕軍得以順利攻占平城。慕容垂進軍途中,路過參合陂,見白骨如山,陰風慘慘,連忙設祭追悼,軍卒想起去年陣亡的父兄鄉親,不禁一齊放聲痛哭。慕容垂又羞又氣,連吐幾口鮮血,頓時老病復發,只得退兵。四月初十,走到上谷的沮陽 (今河北懷來),慕容垂已經奄奄一息,臨終,還是放心不下后燕江山,掙扎著對他兒子慕容寶說:“鄴城是燕國的故都重地,務必交給范陽王慕容德去鎮守!”正想再叮囑點什么,老天卻沒給留時間,他已經斷了氣。
慕容寶繼位后,遵照遺命,以慕容德為都督冀、兗、青、徐、荊、豫六州諸軍事、車騎將軍、冀州牧,鎮鄴(今河北臨漳)。實際上把保衛后燕南部領土的重擔交給了慕容德。
就在這時,危機已經悄悄地降臨到后燕頭上。這年七月,拓跋珪稱帝。八月,便率步騎四十萬大舉伐燕。到十月,已席卷山西、河北大部,又兵分三路,進攻后燕都城中山和信都、鄴城三個戰略重鎮。魏東平公拓跋儀領兵五萬攻鄴,慕容德派慕容奇等利用夜幕掩護,出城偷襲魏軍前鋒營地,魏軍受挫,退屯新城。幕容奇等請求乘勝追擊,別駕韓
上一篇:獻文帝拓跋弘
下一篇:襄宗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