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宗李安全
安全,是越王仁友之子,史料上說他“天資暴狠,心術險鷙”。他用宮廷政變的手段,廢黜桓宗純祐,自立為帝。但是沒有得到金朝的立即承認。為此,羅太后遣御史大夫罔執中去金朝,上表說: “純祐不能嗣守,已與大臣議立安全,”請求金朝給予冊封。金朝對此表示懷疑,反而派使者來夏,詢問廢立的原因。羅太后再次上表請求冊封。至七月,此時純祐已死,安全篡位已是既成事實,金朝才派使臣赴夏,冊封安全為夏國王。
此時,成吉思汗已經結束了蒙古草原的長期分裂局面,開始向外擴張,首當其沖的便是西夏和金。按說,夏、金雙方在共同的敵人面前,應當聯合起來,對蒙古形成犄角之勢,才有可能抵御蒙古鐵騎的進攻。但是,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夏、金雙方的統治者不是聯合起來,共同對敵,而是從各自的私利出發,往往在利用對方之后,拋棄對方,保住自己。于是,夏、金關系出現了裂縫,以至完全破裂,最后被蒙古各個擊破。安全在位期間,夏國正處于附金抗蒙到附蒙侵金的轉折。
應天二年 (1207) 秋,蒙古發兵攻夏,破兀剌海城,四出擄掠。安全急調右廂諸路兵馬抵抗,蒙古兵攻掠五個月后,于次年二月退去。
應天四年(1209)三月,成吉思汗從黑水城(哈剌和托)北兀喇海關口攻入夏境。安全命皇子承禎為主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為副,領五萬兵抗擊。蒙古兵勇猛沖殺,夏兵抵擋不住,潰敗而去。高逸被俘,至死不屈。四月,蒙古兵再攻兀剌海城,夏守將不戰而降。七月,蒙古兵攻克夷門,安全派嵬名令公領五萬兵抵抗。嵬名令公借地形之利,命部隊自山坂急馳而下,沖擊蒙古兵。兩軍相持兩個月后,蒙古設置埋伏誘戰,夏兵中計敗走,嵬名令公被俘,囚禁在土室。成吉思汗多次派人說降,嵬名令公堅持不屈。直到一年后,安全投降蒙古,嵬名令公才得放還。
蒙古兵攻破克夷門,迅速進圍夏都中興府。安全只得親自督戰守城。由于全城將士奮力登城抵御,蒙古兵一時不能攻破。至九月間,天降大雨,河水暴漲。蒙古兵引河水灌城,城中居民淹死無數,情勢危急。安全派人向金朝告急求援,金帝衛王允濟卻隔岸觀火,拒不出兵,還對群臣說:“現在敵人相攻,正是我國之福。”十二月,河堤決塌,水勢更大,城墻被水淹浸,行將塌陷,河水四溢,城中幾成澤國。蒙古派在兀刺海城巷戰中俘獲的西夏太傅西壁訛答入城招降,安全走投無路,只得獻女給成吉思汗乞和,由于河水淹漫,蒙古兵也難以久駐,此時正好以勝利者班師回朝。
蒙古退兵后,安全對金朝見死不救、幸災樂禍的態度非常惱火,極想尋找機會報復,同時將蒙古鐵騎的矛頭引向金朝。皇建元年 (1210) 八月,安全派出萬余騎兵,攻打金朝的葭州(今陜西佳縣境),夏、金關系正式宣告破裂。同年,蒙古開始進攻金國西北沿邊。夏、金關系的破裂,反而被蒙古得到了各個擊破的機會,夏和金的日子都更加難過了。
皇建二年(1211),在蒙古的威脅日益加重的時候,西夏卻又發生了宮廷政變。這年七月,齊王遵頊廢黜了襄宗安全,繼立為帝。可惜現存資料沒有留下這次皇位更迭的詳細記載。安全有兒子叫承禎,就是那個與高逸一起帶兵抗擊過蒙古兵的主帥,兵敗后,高逸被俘殺,承禎幸免而還。既然有兒子而不能繼立,顯然又是一次篡權奪位的政變,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安全處心積慮奪來的龍椅只坐了短短的六年。被廢一個月后,安全又不明不白地死去,終年42歲。
上一篇:獻武帝慕容德
下一篇:西燕王慕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