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裕
安德裕,字益之,一字師臯阜,河南(今河南洛陽)人。父安重榮,在沙陀人石敬塘開創的晉朝(史稱“后晉”)官至成德軍節度使,統轄今河北石家莊一帶。晉末,安重榮舉兵反,兵敗身亡。乳母抱著安德裕躲進一個水溝中,被搜出,士兵押著他們去見將官秦習。秦習與安重榮私交甚厚,遂偷偷收養了安德裕。秦習有個養子,叫石守瓊。石守瓊壯年無子,秦習便讓石守瓊把安德裕收為養子。于是,安德裕改姓秦。秦習是武將世家,以弓矢、狗馬為務,而安德裕從小就喜歡筆硯,見到書就拿在手誦讀,秦家人大都瞧不起他,惟秦習特別器重他。待安德裕長大了,秦習便讓他拜師讀書。安德裕力學不輟,博通文史,尤精于《禮記》、《左傳》和《漢書》。秦習死后,安德裕服喪3年,然后改回本姓。秦習的家人把家產都給了安德裕,共有白金萬余兩,安德裕推辭道: “這是秦氏的家產,與我何干?大丈夫應自己去建功立業,博取富貴,豈屑于他人財富?”凡是聽到他這話的人,無不贊嘆。
趙匡胤建宋的第10年,即開寶二年(969),安德裕參加己巳科省試,一舉奪魁。此時尚無殿試,省試第一名便是狀元。安德裕成為宋代開國以來第10名狀元。
中狀元后,安德裕出任歸州(州治秭歸,今屬湖北)軍事推官。歷官大理寺丞、著作佐郎。太宗趙光義即位后,遷為秘書丞、知廣濟軍(今山東定陶)。秘書丞是寄祿官,僅代表品秩,他的實際職位是廣濟軍知軍。當時,廣濟軍的軍城新建,安德裕著《軍記》及《圖經》三卷,太宗下詔褒揚,尋即進官太常博士。太平興國八年(983),奉詔通判秦州(州治成紀,今甘肅天水),即秦州的副長官,旋即以通判的身份攝理知州。雍熙元年(988),遷主客員外郎,通判廣州(州治南海、番禺,今廣東廣州)。他還未動身,宰相李昉奏言他有史才,太宗遂詔令他以主客員外郎的官銜入史館修史。淳化元年(990),出知開封縣。時值選拔三館(史館、昭文館、集賢院)官員,安德裕入值昭文館,收藏經、史、子、集四部圖籍,編修、校讎文獻。淳化三年,壬辰科殿試,安德裕與史館修撰梁周翰出任考官。太宗對宰相說: “他倆都是有名望的大臣而老于郎署,周翰心胸狹隘,德裕嗜酒好飲,朕聽說他們能改正。”詔賜兩人金魚袋與紫衣。不久,遷為司勛員外郎。至道元年(995),安德裕進獻《九弦琴五絃阮頌》一文,太宗皇帝贊嘆他的文采古雅。至道三年,轉辦金部郎中,出知睦州(州治建德,今江西建德東北)。后召還京師,出判太府寺,職掌祠祀所需的香巾、帨巾、神席及校造斗升衡尺。
真宗趙恒即位的第6年,即咸平五年(1002),安德裕病死,享年63歲。
安德裕耿介自持,常以遠見卓識自負。他好獎掖后進,王禹偁、孫何初涉文詞科場,安德裕竭力為他們延譽。王禹偁、孫何后來都成為赫赫有名的大臣、文學家,孫何還是安德裕主考時的狀元。但安德裕嗜酒太甚,遭人指斥,官位不顯。有文集40卷。
上一篇:安守亮
下一篇:崇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