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文
沈廷文是清代第19位狀元,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字原衡,生卒年代不詳。沈廷文的父親沈仲霖,曾在廣東為南明永歷小朝廷效力,清軍入粵被執,經沈廷文哭訴而獲釋。時沈仲霖年已70,沈廷文20歲。清軍進攻廣東是順治三年(1646)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據此推算,沈廷文大約生于明天啟六年(1626)。康熙二十七年(1688),沈廷文參加戊辰科殿試,一舉奪魁。此科進士共146名,第一甲第二名(即所謂的“榜眼”)是浙江海寧(今浙江海鹽)人查嗣偉,第一甲第三名(即所謂的“探花”)為江蘇青浦(今上海青浦)人張豫章。
中狀元后,沈廷文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步入仕途。他的仕宦生涯無可稱道,史書未詳。他留給后人的是《廣事同纂》一文。有個叫王元的,著有《美事同纂》,記歷代典故舊聞出處之先后,然多有遺漏。沈廷文勤于讀書,熟悉典籍,他搜尋史書中相似的典故軼聞100余條,編寫成《廣事同纂》一文。此文考訂史實,對于后人認識歷史極有幫助,如文中指出: “先食不死之藥,而巧言以免死。人知方朔之于漢武帝,而不知中射士之于楚王。……佩六印,人知有蘇秦,而不知有欒大; 以石為虎,人知有李廣、李遠,而不知有熊渠子。”《廣事同纂》文字雖不多,但顯示出沈廷文極高的考證功力。
上一篇:沈坤
下一篇:沈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