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大志,明識事理》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少年時就死了母親,成了孤兒,繼母總讓他吃苦,可他卻以孝順聞名。
二十歲那年,他擔任郡的功曹,代理鄭縣縣令之職。縣里囚禁著數百人,杜畿親臨牢獄,裁決他們罪行的輕重,全部判決遣散了他們。他的判決雖不一定全部確當,但郡中的人對他年紀雖小卻有大將氣象感到驚奇。
不久,杜畿被薦舉為孝廉,作了漢中的府丞。當時正逢天下大亂,杜畿棄官客居在荊州。繼母死后,杜畿扶柩而歸,路逢盜賊劫掠,眾人逃散,唯獨杜畿不動。盜賊正要向他射箭,杜畿直呼:“你們想得到的無非是財富,如今我身無財物,射死我有什么用?”盜賊聞言即止。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杜畿返回故里。回來后荀彧就把他薦給了曹操,曹操用杜畿作了司空司直,并升遷他作了護羌校尉,讓他持符節,任西平太守。
有大志者,必有大的思路。雄才大略不從胸懷狹窄、氣度短小中出其理即在于此。
上一篇:《審時度勢,預為設備》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山外之山,天外之天:強弱論》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