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槃
施槃,字宗銘,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幼警敏異常,而落拓不群,不修邊幅,優游里中,時人目為狂生。父施遵道,為商人,常經商于淮安。施槃雖自幼跟隨父親在外,但對繼承父業并沒有表現出多少興趣,而專心于讀書問學,顯露出非同一般的天賦。當時淮安有個財主叫羅鐸,與遵道過從甚密,遵道在此經商,便攜施槃寄居于他家。羅鐸見施槃聰明好學,非常喜愛,視同己子。羅鐸也有個兒子,與施槃年齡相仿,于是就讓二人一同讀書,并專門為他倆延請宿儒老師,日夕教授,所用學費悉由羅鐸供給。有一次,羅鐸的一個熟人張都憲來訪,鐸命二人相見,都憲當下出一對聯令二人屬對,其上聯是: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槃應聲對出下聯:
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都憲驚嘆不已。弱冠時,施槃自淮陽歸老家。時周忱巡撫三吳,不憚流言,銳意興學,擴建學舍,廣收俊才。周忱與羅鐸亦為故交,忱久聞施槃之名,及施槃歸,見而更奇之,尋即補施槃為縣學生員,由是學業日進。正統三年(1438)參加順天鄉試,以第10名中舉。施槃頗恃才自負,次年參加會試,信心十足,發誓要折桂而歸,赴京前曾作《詠蝴蝶》詩:
莫怪風前多落魄,三春應做探花郎。
會試結果,槃果名列前茅,中式入圍。三月廷試后,英宗本已擬定昆山(今屬江蘇)張和為第一,但仍不放心,想了解一下張和的相貌、外表。于是,暗派一小黃門至張和下榻處偵視,發現該人有一只眼是瞎的,當然不能做狀元。這才改定施槃為狀元。時槃年僅23歲。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因其少年及第,風度翩然,京城公卿皆與之交,以“洛陽少年”目之。其在翰林,恭勤職守,并繼續求師問學,日夕披讀中秘藏書,師事同僚長者,拜大學士楊溥為師學習古文,其好學精神大為朝中諸大臣所稱賞。平時雅好作詩,《明詩紀事》錄其《送友》詩云:
楊柳含煙翠欲流,楊花飛雪點行舟。
春風送別淮陰道,落月啼鵑動客愁。
此詩大約為其少年客居淮安時的作品。正統五年(1440)五月,槃忽患寒疾,請醫生診視,醫生開補劑,服后不見好轉,不得已又另請醫生,竟誤開瀉下之藥,導致猝死,年僅24歲。施槃未及施展抱負,英才早夭,時人深為惋惜。
上一篇:彭浚
下一篇:時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