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彥
時彥,字邦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據說,母親懷他10個月時,夢見9個黑衣人抬著一個金紫人徑直進了房間。第二天,時家的一只老狗生了9個崽兒,都是黑色。到了晚上,遂分娩,故時彥乳名“十狗”。時彥少好學,讀書不輟。神宗皇帝君臨天下第13年,即元豐二年(1079),時彥參加己未科殿試,高中榜首,成為北宋開國以來第54位狀元。
中狀元后,時彥被授予簽書潁昌(府治長社,今河南許昌)判官,佐理潁昌府事務。知府韓緯,門第顯赫,父親韓億,官至參加政事。兒子韓綜,天圣八年(1030)進士,知制誥; 韓絳,慶歷二年(1042)進士,位至宰相; 韓緯,因他父親輔政,不試進士,神宗封淮陽郡王、穎王,韓緯都為記室參軍,頗受器重。時彥被任命為簽書潁昌府判官時,韓緯正在知府任上。時彥到任,拜謁時自稱狀元,韓緯大怒,道: “狀元沒官嗎?”從此叫他“時簽判”,時彥終身銜恨。不久,召為秘書省正字,掌校正典籍訛誤。在此前后,神宗病死,皇太子趙煦即位,是為哲宗。時彥累遷至集賢院校理,職司校勘典籍。進官為右司員外郎。右司分管兵、刑、工3部事務,員外郎為副長官。他奉命出使遼國,失職,被罷免。旋復任集賢院校理,遷為提點河東刑獄,負責河東路的司法、刑獄。朝廷派蹇序辰使遼,他回來說,時彥使遼時曾接受遼國君主賞賜的禮物,結果,時彥又被罷官。
元符三年(1100)正月初八,哲宗皇帝駕崩,端王趙佶承嗣大位,是為徽宗。
徽宗即位,起用時彥為吏部員外郎,擢為起居舍人,筆錄皇上的言行,乃皇上近臣。改任太常寺副長官——少卿,以直龍圖閣身份出為河東路轉運使,掌河東路財賦。不久,加官集賢殿修撰,出知廣州(州治南海、番禺,今屬廣東)。時彥還未動身,又詔拜吏部侍郎,旋即以吏部侍郎身份出任開封府(府治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府尹。開封府是京師所在地,治安很亂,盜賊橫行。時彥到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強化治安,盜賊斂跡,坊邑安定。數月后,被擢為工部尚書。不久,調任吏部尚書。
時彥成為朝中權臣,任職不久,卒于官。
時彥的詞極佳,《全宋詞》輯有《青門飲》,詞云:
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頭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
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上一篇:施槃
下一篇:普顏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