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科技文化·最早的日、月食記錄
我國安陽出土的殷虛甲骨文有日食的最原始記錄,而《尚書·胤征》中“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則被公認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據(jù)考證推算,其描述的是公元前2165年或公元前1948年的日食。《詩經(jīng)·小雅》記述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編年史《春秋》記有日食37次;3世紀至近代,我國保持不間斷日食觀測記錄長達一千六七百年之久。殷墟甲骨上有約公元前13、14世紀的月食記錄;《逸周書》中的月食記載是公元前1137年1月29日的;《詩經(jīng)·小雅》記載的則是公元前776年8月21日的,比埃及最早的月食記錄也早55年。悠久、長期的連續(xù)的日、月食記錄為日、月食周期的研究和日、月食預報打下了基礎(chǔ),對人類科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學·昭明文選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科技文化·木活字印刷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