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打本子與編劇
創作劇本。元代喬吉提出一個好的劇本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即“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在首尾貫串,意思清新”(元·陶宗儀《輟耕錄》)。明代王驥德《曲律》中說:“貴剪裁,貴鍛煉:以全帙為大間架,以每折為折落,以曲白為粉堊為丹鹱;勿落套,勿不經,勿太蔓……勿太促……傳中緊要處,須重著精神,極力發揮使透。”王驥德對戲曲劇本創作規律做了總結。清代李漁進一步闡述了王驥德這一思想。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出,劇本創作時應該“立主腦”“減頭緒”“密針線”,使劇本成為一個完整的藝術品。中國戲曲理論中關于劇本創作的論述是極有價值的。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成績評定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