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回文詩
雜體詩的一種。一般指正讀、倒讀皆成篇章的詩。如蘇軾《題金山寺》:“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迢迢遠樹江天曉,藹藹紅霞晚日晴。遙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倒讀亦成篇章。另有一種十字回文詩,可由十字巧妙回環構成一首七言四句的小詩。如用“香蓮碧水動風涼月日長”十字可成詩:“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月日長;長日月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回文詩起于漢代,歷代皆有人作。著名的回文詩有漢代蘇伯玉妻的《盤中詩》和晉代竇滔妻蘇蕙所作《璇璣圖》,武則天稱其“五彩相宣,縱橫八寸,題詩二百余首,計八百余言,縱橫反復,皆成文章。”(見《璇璣圖詩序》)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四門塔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