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音樂文化·夕陽簫鼓
古代琵琶曲。曲名初見于清代姚燮的《今樂考證》,后來又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等名。作者已不可考。樂譜在流傳過程中各派琴家分段不一。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分為十段。1夕陽簫鼓,2花蕊散回風(fēng),3關(guān)山臨卻月,4臨水斜陽,5楓荻秋聲,6巫峽千尋,7簫聲紅樹里,8臨江晚眺,9漁舟唱晚,10夕陽影里一歸舟。樂曲所展示的意境極其優(yōu)美,旋律典雅抒情。1923年又被上海的柳堯章和鄭覲文改編為絲竹樂,起名《春江花月夜》。以后又根據(jù)此名分別被改編成鋼琴曲、木管五重奏和交響音樂等。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語言文化·聲母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大禹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