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天子中了一箭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詩經·召南·采蘩》
《采蘩》是哀嘆天子失去權威的詩篇,它講述的就是周鄭交質的故事。上節中說道,鄭莊公打著周天子的旗號為自己謀取利益,很快引來了周王室的反撲。
日漸衰微的周王室為了防止鄭莊公獨攬朝政,就想分政給另一個姬姓國國君虢公,以保持政權的平衡。然而,鄭莊公不買周平王的賬,對周平王準備采取的這一舉措怨恨不已。為了達成妥協,作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為諸侯國國君的鄭莊公,居然采用了進入春秋時代以后各諸侯國間普遍采用的一種外交手段,即交換質子。
事件傳出后,舉世嘩然,有人評述說:“信用不發自心中,盟約抵押也沒用。開誠布公互相諒解地行事,用禮教約束,即使沒有抵押,誰能離間他們呢?假如有真誠的信用,山澗溪流中的浮萍、蕨類、水藻這樣的菜,裝在竹筐鐵鍋一類的器物里,用低洼處溝渠中的水,都可以供奉鬼神,獻給王公為食,何況君子締結兩國的盟約?按禮去做締結盟約,哪里用得著人質???用得上人質的盟約,又怎么有信用可言呢?”順帶說一聲,周鄭交質是列國互相用質子換和平的開始。
周鄭交質事件讓周、鄭兩國政府都在國人士大夫之間失了分數,所以周鄭兩國的衰落就不可避免了。
很快,公元前720年(周平王五十一年),周平王就在滿腹怨氣中去世,謚號“平”——意思是不好不壞。周平王的嫡長子姬泄父(姬洩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孫、姬泄父之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
知識鏈接 周天子
在周朝,周天子是唯一的王(楚王不受到其他國家承認),是所有華夏國家共同的君主,所以他被稱呼為“大君”,爵位是王。但是東周結束后,“王”這個詞語弱化,成為皇帝下面的稱呼,為了加以區分,才尊稱為周天子。事實上,如果問周代人周天子是誰,他們是不知道的。
年輕氣盛的周桓王繼位后,秉承爺爺的遺志,想要將朝政大權交予虢公林父(洛邑當地封國的君主,爵位為公爵),鄭莊公得知后,派兵割了周王室溫地(今河南省溫縣)的麥子以及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的禾稻,表示自己不服。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周桓王任命虢公林父為右卿士,位高于鄭莊公。此后鄭莊公就不去周王室處理事務。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鄭莊公左卿士職務,鄭莊公于是拒絕朝覲周桓王,而且中斷每年的上貢。同年秋,周桓王為維護王室尊嚴,親率王師并征調陳國、蔡國、衛國三國之軍聯合進攻鄭國。
天子戰車完成編隊,從洛陽隆隆啟程。衛、陳、蔡三國也從河南地區各起本國主力,到指定地點,將矛頭直接對向鄭莊公。相比于年輕的周天子,鄭莊公更加老練,他讓鄭國三軍傾巢而出,以攻代防,催動兵馬出駐新鄭市南的長葛地區,和周天子聯軍對峙。中原大地上中央軍與地方軍的對抗戰,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了。
周軍的作戰指揮人員有:統帥周桓王指揮中軍,居中;將領虢公林父(卿士)指揮右軍。附屬蔡、衛勤王部隊;周公黑肩(卿士)指揮左軍,附屬陳國勤王軍;兵車約400輛。
鄭國作戰序列:統帥鄭莊公寤生;將領祭足(正卿)統領左軍;原繁(大夫)統領中軍;公子元(大夫)居中軍;高渠彌(大夫)居中軍;祝聃(大夫)居中軍;曼伯(大夫)統領右軍;兵車約300輛。
當時一輛兵車是一個戰斗單位的代表,由3個重甲武士,72名步兵和一輛戰車構成,所以長葛之戰雙方投入的總人數高達50000多人。
鄭莊公為了規避周天子的左、中、右三軍稱號,將自己的三軍稱作“左踞、右踞、中踞”,這種三軍依次決戰,己方的左軍對敵方的右軍,己方的右軍對敵方的左軍,最后是中軍對中軍,鳴鼓而擊之,合計較量三次。
▲青銅龍柄饕餮紋匜
鄭莊公勝了第一場,展開第二回合接戰,以左踞沖擊政府軍右軍(附屬有蔡、衛兵)。右軍統帥虢公林父不負周桓王倚重,奮勇力戰,穩住陣腳,將業已插入己方陣地的鄭軍像拔釘子一樣,拔了出來。鄭軍被逼撤退。雙方重新回到對峙的狀態。
隨后鄭莊公揮動三軍全線猛烈出擊,分別由左右兩翼實施向心合圍,集中力量壓擊周桓王中軍。周桓王已失去右軍,只得以左軍、中軍沉著應戰,幾次化險為夷。
正在戰局膠著的時候,鄭國大夫祝聃從遠處持箭瞄準周桓王,箭中右肩。天子中箭,中央聯軍士氣大跌,只好邊打邊退。
周桓王雖然受傷,但還能指揮軍隊。祝聃請求前去追趕,鄭莊公說:“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哪里敢欺凌天子呢?只要能挽救自己,國家免于危亡,這就足夠?!庇谑区Q金收兵,周桓王順利撤走了。
當天晚上,鄭莊公派人裝模作樣地安慰了周天子,而回營后,則獎賞了祝聃——充分把一代梟雄的行事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長葛之戰,正式公布了周王室“外干中也干”的事實,從此天子成為縮頭烏龜,諸侯之間排座次、爭老大的春秋時代兩百年紛爭,開始了。
知識點思考 為什么周天子的軍事行動得不到其他諸侯的支持?
當時,鄭莊公用非同凡響的政治外交手段,和宋、曹等國形成了同盟,所以這幾個國家表面上支持天子,暗地里卻和鄭莊公眉來眼去。而且此次作戰,從禮看,周天子未經正規程序,就免去了鄭莊公的職位,不符合周朝秩序,得不到廣泛的支持,至于齊、魯等國,鞭長莫及,只能看著周天子和鄭國單挑。
上一篇:遏制楚國-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郢都失而復得-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