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國狂人秦穆公
交交黃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先秦《詩經·黃鳥》
晉楚百年爭霸的過程中,一直充當配角的就是地處西方的秦國,其最出色的首領就是秦穆公。
早在晉獻公年邁的時代,雄心不已的秦穆公就開始了自己爭霸的布局。秦國因為地域關系,與中原各國交流比較少,經濟文化比較落后,所以為了提高國力,秦穆公大力引進其他各國人才,其中最出色的就是百里奚和蹇叔。
秦穆公親自拜訪百里奚,和他長談了三天三夜,任命百里奚為“五羖大夫”,讓他主持國政。
賢人總是和賢人交往,百里奚為大夫之后,就推薦了自己的朋友蹇叔,“介紹信”是這么說的:“我曾外出游學求官,被困在齊國,向秌地的人討飯吃,蹇叔收留了我。我因而想侍奉齊國國君無知,蹇叔阻止了我,我得以躲過了齊國發生政變的那場災難,于是到了周朝。周王子頹喜愛牛,我憑著養牛的本領求取祿位,頹想任用我時,蹇叔勸阻我,我離開了頹,才沒有跟頹一起被殺;侍奉虞君時,蹇叔也勸阻過我。我雖知道虞君不會重用我,但實在是心里喜歡利祿和爵位,就暫時留下了。我兩次聽了蹇叔的話,都得以逃脫險境;一次沒聽,就遇上了這次因虞君亡國而遭擒的災難:因此我知道蹇叔有才能。”
有百里奚擔保,秦穆公很快就任命蹇叔為上大夫,輔佐百里奚主持國政。這兩人也不負秦穆公所望,在國內清查整治,整頓軍隊,狠抓生產,讓秦國的國力迅速上升。
對內政治修明,國力上升,秦國就利用外交手段挑起其他各國之間的戰爭,又在各國內部發展分裂勢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秦晉之好。
從上古時代開始,中國就有同姓不婚的規矩,而且婚姻大事更是講究門當戶對,所以對各國宗室來說,可以選擇的婚配對象是比較少的。特別是對晉、鄭等國來說,天下絕大部分婚配對象都是姬姓。而對秦國來說,這是個長處——天下只有秦為嬴氏,可以與任意國家結親。
先是,秦穆公求取了晉獻公的女兒,融入了晉國貴族社會的“相親”圈。然后,在晉國內亂之后,將女兒懷嬴嫁給了公子圉,是為晉懷公;晉懷公很快被殺,秦穆公又把懷嬴改嫁給公子重耳,支持其登位,是為晉文公。現在事情就比較復雜了,秦穆公是重耳的姐夫,又是重耳的老丈人,同時他還是重耳侄子的丈人,和晉文公重耳又是親家……
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給了秦國插手晉國內政的理由。在熬死了自己的女婿兼親家兼大舅子重耳之后,秦穆公認為自己曾幾次幫助晉國平定內亂,就連他們的國君都是我立的,現在該輪到我成為新霸主了吧。之前因為晉國戰敗了楚國,我才將霸主的位子“讓”給重耳。
外部時機已到,秦國東向爭霸的歷程開始了。
然后,秦穆公的滿腔雄心被晉國當頭棒喝。崤之戰中,秦國被晉國打得一敗涂地,元氣大傷,只好悲悲切切地回到西方舔舐傷口。
而且,晉國更是得理不饒人,想將秦國的爭霸苗頭徹底扼殺。公元624年,為了報復崤之戰中秦國的入侵,晉國聯合宋、陳、鄭各國盟友的軍隊進攻秦國。當時,秦軍的統帥是在崤之戰中敗北的孟明視,有人擔心孟明視能力不足,秦穆公用人不疑地回答:“知恥而后勇,我相信孟明視可以。”
孟明視也不負秦穆公所望,盡心盡力,沉著冷靜,先是以空間換取時間,來消磨晉聯軍的銳氣,然后在發現了聯軍士氣低下、糧草不足的情況后,就請求秦穆公親征,將擊敗晉國人的榮耀和機會讓給君主。
經過充分的精心準備,秦穆公、孟明視率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奔晉國。在渡過黃河后,孟明視下令燒毀渡船,表示不獲勝利便不生還。在后路被斷的情況下,秦軍超水平發揮戰斗力,在晉國的土地上,往來縱橫,無人能抵,甚至差點嚇得晉國君臣遷都。
不過秦穆公深知,秦國終究底子太薄,一旦晉國回過神來,就會發起猛烈的反攻,所以秦穆公率領軍隊來到崤之戰的戰場,收埋死去的戰士祭奠英靈后,就撤兵了。
時運不濟,秦穆公東向擴張的道路為晉國阻擋,北方是大漠,南方是窮山惡水,他只能帶領秦國向西方擴張。他先是招攬謀臣由余。由余長期生活在戎人中,對他們的情況很熟悉。秦國根據由余的計劃,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2個(一說20個),開辟國土千余里。
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是給周王室增光的事,公元前623年,周天子特派使者祝賀,并賜金鼓,希望他繼續向戎人進攻,恢復西周故地——是為秦穆公稱霸。
上一篇:浴血奠基:秦國開拓史-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烈火烹油大楚國-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