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
清初著名政治、軍事謀略家。少年得志,15歲被封為貝勒,17歲隨皇太極進軍蒙古察哈爾多羅特部,獲敖穆楞大捷,被賜以美號墨爾根載青,意為聰明王。在征明、伐蒙、侵朝一系列作戰中,以其謀略過人、英勇善戰而著稱,20歲時即掌吏部事,全面參與軍政大事,24歲被晉封為和顧睿親王。崇德八年(1644)擁年僅6歲的福臨即位,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同輔政,稱攝政王。隨后采取一系列限制旗主、加強集權的措施,不久集軍政大權于一身,成為實際上的帝王,死后被順治帝追尊為“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其主要政治、軍事、經濟謀略思想體現在清入關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中。如為緩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采取了4條對策:1.取消明末加派的各種賦稅;2.嚴禁行賄受賄之風;3.打擊太監勢力;4.暫停剃發之舉。為鞏固統一大業,實行了5項措施:1.遵循明制建國2.科舉取士,網羅名士,提高漢官的地位;3.尊孔讀經,倡導忠義;4.主張滿漢通婚;5.接受西方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為征服南明和起義軍采取以漢人制漢人的辦法。這些政策的實施對鞏固清政權,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其謀略思想體系中也存有某些反叛性的東西,如民族歧視、民族壓迫等,是其當時歷史條件下所不可避免的。
上一篇:多值邏輯修養
下一篇:奉行眾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