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奧運會的衰落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公元前776年開始,每四年一次,在夏天舉行。一直延續了一千一百七十年之久,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創舉。真可惜呀,在公元394年,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竟下令廢止了它!——理由是為了保護基督教、排斥異教。從此,再也不允許人們到希臘的伊里斯城邦的奧林匹亞村去朝圣,于是那里的天神宙斯和宙斯之妻赫拉的神殿前再也沒有了祭祀時舉行的競技活動;又經洪水淹沒、地震埋入地下,一直到十九世紀考古學家發現它之前,竟達一千五、六百年不為世人所知!
不管怎么說,狄奧多西一世也是個歷史的罪人了!而基督教的興起,又成了扼殺古代奧運會的促成因素了!
然而,古奧運會之衰落,其真正的歷史教訓應比這些更多。
其一,是它自身發展所積累的缺欠,為它的衰落準備了條件。諸如比賽項目雖逐漸增多,但始終沒有超越軍事性質。象公元前708年第18屆上新增的“五項競技”,實屬軍事所需;象公元前680年第25屆增加的“戰車賽”、公元前648年增加的“潘克拉推奧”、賽馬及其后增加的“武裝賽跑”、“喇叭手賽跑”、“傳令官賽跑”等,不但是軍事所需,而且根本有別于最初的賽跑,越來越不重視人體自身的發展,只去追求體育行為的社會軍事效益了。——實際上是越來越不象體育了!請問,“潘克拉推奧”比賽中可以用踢打和挖對方眼的手段取勝,還能算什么“體育”?
再如因參加競賽取勝者逐漸可以獲取巨大的財富、物質獎勵,在社會享有許多特權,于是運動員職業化便是不可避免的了,“不可用卑劣手段參加比賽”的信條也自然被拋之九霄云外,腐敗現象無法杜絕。因而,奧運會已不能再起到推動體育發展的作用。于是,越來越失去它的社會吸引力和號召力,為其衰落創造了條件。
其二,是它缺乏對社會發展的適應能力。社會向前發展了,新的“社會需要”為事物限定了其新的“價值標準”,如果該事物適應了這新的社會需要,那么,它必然是隨之發展,而不是固步不前,仍是老一套。古奧運會正缺乏這一發展,于是使它失去了存在價值,即使狄奧多西一世變成仁慈的君主,不下令廢止,古代奧運會也不一定能延續下來!
當我們指責狄奧多西一世的時候,千萬別忘記分析一下古代奧運會本身的弱點。這樣,以古為鑒,就不難理解:當今奧運會建立了如此巨大功勛之際,為什么一些世界醫學名流還在那里抗議奧運會的召開了!——難道不是當今奧運會也存在一些令人擔憂的弊端嗎?
當然,文明發達的今日,不會再出來個狄奧多西一世;只是將古比今,希望有助于奧林匹克運動向更加完美的方向發展罷了!
上一篇:單純設防蜀夏亡
下一篇:古代數學女杰海帕西婭的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