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屢中計,漢王弱勝強
秦朝被陳勝、吳廣率先發難的農民起義推翻后,劉邦、項羽又開始了逐鹿中原,爭奪帝位的楚漢戰爭。戰爭初期,項羽兵精將勇在軍事上占有優勢,劉邦的實力則遠不如楚。在幾次戰役中,漢軍都受到了項羽率領的楚軍的沉重打擊,劉邦本人也數次歷險,幾喪性命。可是項羽卻屢次中計,終于落得個自刎烏江的結局。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劉邦兵敗彭城(今江蘇徐州)后進軍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南部,取敖倉(在今滎陽北)之糧與項羽對峙,項羽采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多次斷漢兵糧道,使漢軍乏食厭戰,項羽乘機包圍了劉邦。劉邦求和不成,遂用陳平之計,離間項羽與其謀士范增之間的關系,制造假象說范增與劉邦關系密切。陳平之計本來并不十分高明,可是項羽為人剛愎自用,不問青紅皂白,便稍奪范增之權,范增一怒之下請歸田里,項羽不思挽留,結果范增未曾到家,路上便一股火病發而亡,項羽失去了一位足智多謀的幫手。劉邦乘機以人冒充自己投降,逃出了滎陽,項羽失去了一次絕好的消滅漢軍的機會。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劉、項戰于廣武(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廣武山上)劉邦歷數項羽十大罪狀,項羽怒射漢王,一箭中胸,劉邦覆身捫腳說被射中了腳趾并忍痛出營,巡視軍卒,以防止楚軍乘勝進攻。項羽不察內情,果然中計,又一次錯過了滅漢的大好時機。
次年,劉、項決戰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此時項羽窮途末路,但尚存一定實力,還可奮力一戰。夜幕降臨,漢軍高唱楚歌,被包圍的項羽及楚軍以為漢已占領楚地,否則如何會有這么多人唱楚歌!人人心有驚悸,已失必勝之心,漢“四面楚歌”之計,果然首先在心理上打了個大勝仗。
楚漢相爭中,項羽屢次中計,以強悍之師敗在了劉邦手下,究其原因,一則項羽剛愎自用,用人而疑;二則項羽好憑一己之勇力,而少用計謀,也不識計謀,正是“有勇無謀”之人。
上一篇:霍光家勢之敗
下一篇:韓信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