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李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鹿邑李氏》人物故事小傳
李氏,名字不詳,在家中排行第三。其父李麟生與族人李礎、李挺九有仇隙。李挺九唆使李礎打死了李麟生。李氏幾經周折,反復上告,終將李礎、李挺九治罪。李氏終未嫁,侍奉母親直到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去世。李氏料理完母喪,也自縊而亡。乾隆年間,知縣許菼為其立碑。墓四周之田,因之名為“李孝女墓田”。
[正 史]
李氏子,鹿邑人,次①三。父麟生與族人礎、挺九有隙,挺九語礎,若與麒生有殺姊仇,不先之,終為害。礎與其子兆龍行求麒生,其毆之,垂死,乃棄去。三時年十九,麒生將死,唶曰:“仇殺我,我無子能報者,尚何言!”呼:“天,天!”遂絕。三請于母,訟縣及府,皆不省②。訟巡撫,下開封府同知治,挺九好語三,愿養母,請得息訟。三扼其吭③,嚙面盡壞,卒脫去。獄上,當礎死,礎自殺。兆龍杖,創甚,亦死。三以④禍始挺九,顧無罪,走京師,擊登聞院鼓自列。下巡撫覆按⑤,會挺九亦死。三泣告父墓曰:“仇雖盡,然不棄于市,恨未雪也!”乃不嫁養母。居十五年,康熙三十七年八月,母卒,三治喪葬竟⑥,自經死。乾隆中,知縣海寧許菼表其墓,環墓為之田,曰“李孝女墓田”。
《清史稿·列女傳》
[注 釋]
①次:排行。②省(xing):察看,檢查。③吭(hang):喉嚨。成語有“引吭高歌”。④以:認為。⑤按:通“案”,考察。⑥竟:完畢。
上一篇:《魏明帝皇后毛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魏明帝皇后毛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黃善聰》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黃善聰》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