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嘆》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書》卷五十四《陸機傳》:“穎(成都王)大怒,使秀密收機。其夕,機夢黑幰繞車,手決不開,天明而秀兵至。機釋戎服,著白帢,與秀相見,神色自若,謂秀曰:‘自吳朝傾覆,吾兄弟宗族蒙國重恩,入侍帷幄,出剖符竹。成都命吾以重任,辭不獲已。今日受誅,豈非命也!’因與穎箋,詞甚凄惻。既而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遂遇害于軍中,時年四十三。”又見于《世說新語·尤悔》。
【釋義】陸機為成都王討長沙王,兵敗,被誣陷而死。死時嘆息自己不能再聽華亭鶴唳。華亭在吳縣郊外,陸機兄弟嘗游于此。
【例句】李斯有黃犬悲,陸機有華亭嘆,張柬之老來遭難。(張養浩[雙調·沉醉東風])作者列舉了李斯、陸機等人被冤屈而死的歷史故事,說明宦海險惡。
上一篇:元曲典故《函谷孟嘗歸》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華清石蓮》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