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員吹簫》|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史記》卷七十九《范睢蔡澤列傳》:“范雎曰:‘……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guān),夜行晝伏,至于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吳市,卒興吳國,闔閭為伯。……’”《史記集解》:“徐廣曰:‘一作簫。’”元·李壽卿雜劇《說專諸伍員吹簫》,今存,見臧懋循《元曲選》。
【釋義】伍員自楚逃至吳國,吹篪乞食街頭。此典用以比喻人貧窮落魄。篪,古代管樂器,據(jù)《史記集解》吹篪又作吹簫。
【例句】①布袍寬褪拿云手,玉簫占斷談天口。吹簫訪伍員,棄瓢學(xué)許由。(不忽木套曲〔仙呂·點(diǎn)絳唇〕《辭朝》〔油葫蘆〕)此處是說自己將辭官,過清貧的生活。伍員的典故在此比作清貧的生活。②桑間靈輒困,伍相吹簫,沈古歌謳。(馬致遠(yuǎn)殘?zhí)浊颤S鐘·女冠子〕)此以伍員鼓腹吹篪乞食吳市的故事,說明人的窮困與發(fā)跡由命不由己的思想。
上一篇:元曲典故《伍員去楚》|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伍員鞭君》|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