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關樓對聯(兩副)》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其 一
華岳三峰憑檻立①,黃河九曲抱關來。②
【題解】
此對聯選自《古今名勝對聯選注》,作者不詳,題目為選注者所加。
【簡析】
這一潼關關樓對聯,從大處著筆,重點在于表現潼關同華山、黃河的關系,進而突出了潼關的高大和雄險,對仗工穩,氣勢非凡。
[注釋]
①華岳: 西岳華山,在潼關的西南。三峰: 華山的西峰、南峰和東峰。憑: 依。檻: 指潼關關樓上的欄桿。
②九曲: 蜿蜒曲折,表示轉彎很多。九: 泛指多數。《河圖》云: “河水九曲,長九千里,入于渤海。”黃河在潼關腳下由北邊掉頭向東流去。
其 二
兩邊峽束黃河去①,萬仞根連太屋蟠。②
[注釋]
①去:離開,指黃河向東流去。潼關關樓對聯(其二)
②仞: 古代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萬仞,極言潼關的高險。太、屋:太行山和王屋山。狹指黃河北岸的中條山。中條山屬于太行山脈。蟠(pán):盤伏,屈曲。言中條山盤伏在潼關腳下。
【題解】
此對聯選自《古今對聯大觀》,作者不詳,題目為選注者所加。其與清代許孫荃《潼關》詩的頷聯僅差一字。
【簡析】
這一潼關關樓對聯,采用側面烘托手法,以黃河和太屋(中條山)映襯潼關兩邊的峽谷和關城根基,進而襯托出潼關的無比高大宏偉,對仗工穩,氣象深遠,形象地活畫出了潼關險要的地勢。
上一篇:《潼關蘭若》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潼關口號》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