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縉云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原文、賞析、鑒賞
縉云山位于嘉陵江溫塘峽畔,屬華瑩山支脈,距重慶市區(qū)60公里,海拔951米,有朝日、香爐、獅子、聚云、猿嘯、蓮花、寶塔、玉尖、夕照九峰。群峰高聳,叢林蒼郁,“有川東小峨眉”之稱。縉云寺從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開山建寺,初名“相思寺”,后稱“崇勝寺”,“崇教寺”,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改名為“縉云寺”。清順治元年(1644年)殿宇焚毀,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1933年,中國佛教協(xié)會在此創(chuàng)辦了“世界佛學(xué)苑漢藏教理院”。
寺廟附近現(xiàn)有洛陽橋、石照壁、石牌坊、八角池、海螺洞等古跡,多系六朝和明代文物。在秀峰和林濤之間修起了舒適的“避暑山莊”,四十多座格調(diào)各異的小別墅自然成趣,為中外游客提供了理想的下榻之處。
縉云山是川東具有代表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山中古木參天,濃蔭遮日,林濤如海,生長著香果樹、秉志潤楠、縉云槭(飛蛾樹)、縉云猴等珍稀樹種,計有維管束植物一百九十多科,一千七百余種,森林面積共兩萬余畝,是一座綠色寶庫,現(xiàn)已劃為自然保護(hù)區(qū),被評為國家級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
上一篇:詠《馬鞍山·金柱塔》詩詞散文賞析
下一篇:詠《鐘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詩詞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