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山西省·秋風樓》古詩詞賞析大全
秋風樓,在山西省萬榮縣城西南40公里的黃河東岸,古后土祠的后面。因樓內(nèi)存放有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這里是歷史上著名的 “汾陰睢地”,東周時屬魏,亦稱“魏睢”。秦惠王伐魏,渡河取臨陰,亦指此地。西漢后元元年 (公元前163年)漢武帝曾巡游河東郡 (今山西夏縣),在汾陰祭祀后土 (地神),立后土于睢上,為汾陰廟,即今后土祠的前身。漢武帝又泛舟汾河,在舟中與群臣飲宴賦詩,寫下了《秋風辭》。秋風樓的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結(jié)構(gòu)為明代所筑,樓高30米,樓身三層,下部有高大臺基,南北穿通,東西兩廂各雕橫匾,東書“瞻魯”,西名 “望秦”。登樓憑欄遠眺,黃河激流盡收眼底。樓上三層存有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 《秋風辭》刻石。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詩名] 秋風辭
[作者] 劉徹,即漢武帝,西漢中期皇帝。在位54年 (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上施行了許多措施,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劉徹愛好辭賦、詩歌。他創(chuàng)立樂府機關(guān),掌管宮廷音樂和采集民間歌謠、樂曲,對樂府民歌和我國古代音樂的發(fā)展,有一定貢獻。
[注釋] ●秋風句、草木句:作者從秋天景色的描寫入手。全詩寫泛舟中流的歡樂,但也觸景傷情,在一派秋色的氣氛中產(chǎn)生了人生易老、歲月易逝的感嘆,詩歌語言深沉質(zhì)樸。●蘭、菊: 比喻佳人。●秀、芳:形容蘭、菊有秀色和芳香。●樓船: 大船,艙上有樓。●濟: 渡過。●汾河: 源出山西寧武縣西南管涔山,西南流到河津縣入黃河。●棹歌: 劃船時所唱的歌。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河北省·磬錘峰》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江蘇省·秦淮河》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