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河南省·周公廟》古詩詞賞析大全
周公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內,是洛陽城內一處鮮為人知的古跡,是后人為紀念3000年前周王朝時第一個營建洛陽城的周公旦所建。《史記·周本紀》記載: 武王滅紂后,遷殷民于洛水之濱,作洛邑,命其弟周公筑城,城起后,武王去鎬京,洛邑便稱為東都。武王死時,其子尚幼,武王遺命周公攝王位,代行國政。周公忠心耿耿輔佐侄子成王治國,并親自征戰山東,3年平定叛亂,使天下安居樂業。成王五年,他又幫助成王大規模營建成周,這也是洛陽的前身。7年后,他功成身退,還國政給成王,表現了高尚的德操。成王封周公的兒子于魯,周公告誡其子說:“往矣(去吧)!子其無 (你不要) 以魯驕士 (輕慢賢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 (當天子的宰相),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周公當宰相時,為招攬天下賢能之士,接待求見之人,一次沐浴要三次握著頭發來接待客人,一餐飯要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來會見來者。說明他思賢如渴,為國家延攬人才的誠懇態度。孔子對周公甚為仰慕,經常夢見周公。孔子暮年悲嘆地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詩名] 短歌行 (長詩,選4句)
[作者] 曹操
[注釋]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表示作者思慕人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用周公“一日三吐哺”的典故。●天下歸心:天下有道之士均心向周公,也即比喻自己為丞相者,能象周公那樣,使天下賢士心向自己。
揚仁恩于白屋兮,逾周公之棄餐。
聽仁風以忘憂兮,美酒清而肴甘。
[詩名] 誤賓賦 (長賦,選4句)
[作者] 曹植
[注釋] ●白屋:相傳周公一飯三吐哺,躬握哺之禮以待士的地方,他居住的房屋,為普通人所住的房屋以白茅草覆之,故稱白屋。周公貴為王公宰相,而居于白屋,說明他節廉的美德。●棄餐:正在吃飯時停止用餐。周公見來了賢士,連忙放下飯碗,也被稱為周公棄餐。●聽仁風句:聽到有施行仁政或仁德之事,就忘記了憂愁。
德大心小,居高志卑。
再握不倦,三吐忘疲。
[碑名] 司空安成王碑 (選4句)
[作者] 劉孝綽,生平未詳。這是一首稱頌安成王的碑文,稱其具有周公之德。
[注釋] ●德大心小:德行偉大,但無私心或野心。●居高志卑:官爵很高(周公貴為王公宰相),但追求的欲望很微卑。志卑,此處解釋為沒有什么強烈的私欲。●再握:指周公一沐三握發的故事。●三吐: 指周公一飯三吐哺的典故。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發,后世稱圣賢。
[詩名] 漢樂府·君子行 (選4句)
[作者] 未詳
上一篇:關于描寫《上海市·吳淞口》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古詩詞賞析大全